返回第四十六章 潇湘院(第2/3页)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想牢笼。

    因为八股弱化了儒学的体系,将儒学修身养性的能力撇到一边,将教条抬到至高的地位。

    这就造成了文人们虽然钻研教条,却只是当成一个晋身的敲门砖,将儒学经典的思想宝库当做了单纯的题库,所以文人一边学儒,一边却不信儒。

    失去了儒学的信仰,当然就不会被其精神所束缚,文人们获得晋身以后,儒学便失去了它的意义,自然就被束之高阁,甚或弃如敝履。

    那些被历代君王赋予儒学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至夫夫妻妻,信奉遵守的人便愈来愈少。

    于是西门庆出现了。

    潘金莲也出现了。

    欧洲的文艺复兴已经进行到了尾声,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文人们的觉醒才刚刚到达一个小小的顶峰。

    冉清是这种自我意识觉醒的典型代表,她的学问兼收并蓄,并不以哪一家之学为圭臬,虽然在学术本源中从孙少保那里继承了对荀子的尊崇,但是并不代表她就是儒家的门徒。

    梁叛敬重冉清,正是因为她的独立的人格和智慧。

    用现代的话说,大概就叫“知性”……

    否决了这个想法,梁叛才真正开始思考“睡哪儿”的问题。

    他认认真真地思考了一秒钟左右,便做了一个决定:睡潇湘院。

    对啊,丁少英他们能睡潇湘院,他凭啥不能?

    潇湘院不仅是南城最好的妓馆,可如果把院中的失足妇女们忽略的话,那也是南城最好的客栈和酒楼啊!

    梁叛现在是身价千两的小富翁,那就得有做小富翁的自觉。

    住个南城最好的客栈,正是合情合理的。

    梁叛被这个借口深深地说服了,然后就从屋顶跳上院墙,落在街道上,转身往小市口的潇湘院走去。

    潇湘院在聚宝山下,出了兵马司衙门走不到一里路,便瞧见了亮着灯火的一片高楼大院。

    九娘此时正坐在空荡荡的大厅之中,独自一人单手托腮,看向门外凄凉的月色,痴痴地有些发怔。

    伺候她的婢女就叫月儿,见九娘容颜憔悴,面有愁色,有心替她排解,便道:“娘,你要瞧月儿,屋里便有一

    个,净向外面去找怎的?”

    九娘右手依然托着腮,听闻半转脸来看了看这婢子,眉眼笑起来,道:“你倒嘴甜,我只是累着罢了……”

    说完笑着白了这小大姐一眼,说不尽的风情万种。

    这女人其实也不过三十六七岁的年纪,保养得又是极好,说是半老徐娘都有些过了。

    偏生又有一股子成熟女人才练得成的风韵媚态,虽说是个老鸨,却还是有很多人对她垂涎三尺,时常有客人使出重金,不为这潇湘院里任何一个娘儿,只为这外婆九娘。

    不过这九娘至今也未曾松口,到南京几年从来也没有挂帘子接客的时候。

    这就更抬得她的身价,但凡来过潇湘院的嫖客,无不想方设法让这九娘委身屈就,好以此为炫耀之资。

    月儿撇撇嘴道:“这么晚了,咱们何必接那两个客人?娘常说官家子弟最难缠,你又干么亲自来迎,早早关了门歇息不成吗?”

    这婢子生得机灵,就是嘴快,九娘也不恼她,只是淡淡一笑,从桌上举起一只雕花精致的银酒杯来,将杯中淡酒一饮而尽,摇了摇头说:“我们开院子的,官家生意才是根本。商人有破产的时候,儒生的荷包总有限,只有官家是永不倒的主顾。”

    月儿点点头,她也懂得这个道理,官家的钱有时来得容易,那些子弟们要摆阔撑脸面,便不怎么惜财,缠头资总是丰厚不过。

    况且朝廷的官位是只会多不会少的,即便这一茬官家败了,自然有下一茬顶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