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问礼(第1/2页)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姜聿寿不但出生时非同寻常,随后的成长轨迹也没有让人失望。

    这人幼年时就有神童之名,据说不论怎样文章,只听一遍无有不会背诵的,五岁曾作一首《梅花赞》,其中有一句:“天寒作傲骨,敢把隆冬笑”,极得当地名仕赞赏。

    往后每有惊人之语,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七岁开蒙,八岁便开笔做文章,九岁时曾经作过一篇《孝悌论》,在整个广信府名声大振,当地士绅文人无不知晓这个神通,就连乡野百姓也晓得上饶出了个小文曲。

    十二岁时参加县试,文章答下来当即发在案首。

    十三岁时,也就是崇佑十七年,他又作《周礼新考》,洋洋洒洒万余字,引得江西文坛一片震动。

    梁叛问这两篇文章写得如何,冉清颇有深意地一笑,却不作答,而是继续说下去。

    姜聿寿在作出《周礼新考》的第二年参加院试,又是案首,从此成了生员。

    当年冬天,皇上以“少年贤达、足有师表”为由,特将姜卿夫招入宫中做庄敬太子的伴读,并钦赐恩贡,成为杨文忠公以后大明朝最年轻的贡生。

    冉清说到此处便停了下来。

    梁叛听说是皇帝赏赐了一个恩贡的身份,心中便泛起了一股人造记录的荒谬感觉。

    这种履历虽然可以称得上厉害了,但是和大才子杨慎那种实打实的牛逼相比,还是相差得多。

    才情上也未必比得过唐寅。

    他便问冉清:“然后呢?”

    “然后?”冉清道,“没了。”

    梁叛一阵愕然,摊开手道:“怎么就没了?”

    冉清解释道:“崇佑二十年,庄敬太子突然薨殁,他就被皇上冷落了。此后一连三次参加会试,都不幸落榜,直到今年春闱才中了,取在三甲最末。

    “不知怎么的,就被发到南京授了个国子监尚书博士。不过据说他这次会试本来也不中,是皇上亲自要了卷子来点中的,尚书博士的官也是皇上特为指派,谁也猜不到是甚么用意。”

    强行保送,这操作!

    梁叛这才理解为啥冉佐和冉清都劝他不要惹那个小学究,原来这人的后台是皇帝老子!

    不过惹也惹了,梁叛也不怎么担心。

    “还有,”冉清用一种警告的口吻说,“那个韩国舅,你也要小心点,这个人所有的外表都是假的。”

    梁叛点点头,心想这是啥事儿,没一个正常人啊。

    两人聊了小半个时辰,将整个竹林也逛遍了,梁叛当即告辞,根本连提也没提过接阿虎的事情。

    他不提,冉清似乎也没想起这一茬来,就将他送出别院,两人在门口道别了。

    梁叛出了别院大门,忠义正等在那里,正要上车,却听忠义道:“五爷,前头路上碰见的那两个文相公,也进了这府上。”

    “哦?”梁叛心说这倒巧了,姜聿寿到孙少保这里来做甚么。

    他想着问

    :“跟我一车来的那位冉老爷出来没有?”

    “还不曾。”

    梁叛皱了皱眉,一转眼,果然瞧见冉佐的轿子还等在外面。

    他不愿管旁人的闲事,便道:“走罢,回家去。”

    ……

    一回到六角井,梁叛就瞧见自家门外一个挑着担子卖桂花糕的,正是高大。

    高大是同匡夫子护送洪蓝埠两部册子提前回来的,因此昨天便修整过重新上岗了。

    梁叛在医馆外面下了车,让忠义自去后巷卸车。

    这时节闰三月,气候与往年四月间相仿佛,再过一旬便近立夏,所以天气已暖了起来。

    路上行人大多没甚么精神,有熟识的见了梁叛也只是笑着点点头,便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