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圣人之言不会错(第2/3页)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地挠挠头,笑道:“是我,变化这么大吗?”

    冉清还是一副素净典雅的样子,脸上带着一抹笑意,将他从上至下又打量一遍,调侃道:“你这样打扮,真有十足的风流文士派头。”

    说完她走上前,同梁叛在竹林之中并肩而行。

    梁叛笑笑,问道:“阿庆呢?”

    冉清道:“昨日回来说了些坏话,我罚他背书到半夜,还没起。”

    “哦?这小子又说甚么了?”

    冉清抿嘴摇摇头,不肯说。

    梁叛便不再追问,忽然想到昨夜刚刚学会的几句《论语》,还有个问题不曾解开,恰好眼前有个先生在此,便道:“说来也巧,昨夜我半夜背了一会儿书,不过只背了一句。还不太懂,正要请教先生。”

    冉清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饶有兴趣地问:“你要请教我甚么?”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冉清道:“你说的是《论语》中,‘子曰:天下有道’这一段?”

    “是,我只背到‘三世希不失’,不知孔子后面还有甚么话?”

    冉清道:“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朱夫子注解为: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

    梁叛念了两遍,也明白是甚么意思,便有些索然无味,摇了摇头叹道:“我本来想,夫子说了这么多的‘几世而失’,那这天下究竟如何能够做到‘不失’。本以为以夫子的智慧,总有发人深省之语,或许能够给出一个答案……”

    冉清眨了眨眼,似笑非笑地问道:“你认为夫子的话不对?”

    梁叛看了她一眼,不明白她这副表情是甚么意思。

    其实冉清是见多了各种假借讨论圣贤文章来同她搭讪的文人士子,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才情,喜欢专挑生僻晦涩的问题,冉清往往不屑一顾。

    有些人甚至专门请人拟一道难题,再帮其做出独到而精辟的见解,然后拿到冉清这里来献媚邀功。

    当年与吕致远一起在孙先生门下求学的时候,吕子达见这种人络绎不绝,便十分惫懒地拿出屈子的《天

    问》,来同那些自诩才俊的追求者们探讨,结果那些人自然一个个灰溜溜地铩羽而归。

    梁叛不知道她的脑袋里转着这些古怪的念头,还在那里十分认真地思索起来。

    半晌以后才转头反问了冉清一句:“你觉得夫子和朱熹的答案真的能使天下‘不失’?”

    这话问得冉清一愣。

    她自然是熟读这一篇的,但是从没想到一个“对与错”的问题,或者说从未想过夫子这一句“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究竟能不能成为“不失”的答案。

    东周天子政令无所出,诸侯共治天下,绵延二十六世五百余年而亡;秦始皇、隋文帝有道,政在天子而不在大夫,然而二世而亡。

    那么到底这“失”与“不失”到底是不是由天子决定的呢?

    似乎也是也不是。

    天子无道而失天下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天子有道又似乎无法保证天下不失。

    因为再有道的天子,也无法保证自己的继承者和继承者的继承者永远是有道的。

    梁叛望着随风轻摆的竹林,缓缓地道:“我觉得如何保证国家永远都能选出一个相对有道的统治者,才是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

    冉清没有注意到他这个“选”字,茫然道:“你说得似乎不错,那么难道夫子们都错了?”

    梁叛道:“孔夫子未必是对的,但是朱熹一定是错的!”

    还有句话梁叛没有说出来:孔夫子说得是天下有道,可治理这个天下的,未必一定是天子啊!

    天子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