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备受打击的李焕(第1/2页)  回到三国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知道在印刷技术没有出现之前的汉代,书这种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得到的,更何况现在纸张虽然被蔡伦研制出来了,但是远没达到普及的程度,连官府之中的很多文书,都还要继续使用竹简,就不要指望普通百姓能读书了。

    知识目前还只掌握在这个社会的极少数人手中,多掌握在豪门大户世族冠姓之家的手中,寒门之家吃饱饭都成问题,哪儿有可能进学?

    所以这个时代的文盲占了绝大多数,绝大多数人超过十根手指的数量,就数不清楚了。

    就算是有些读书人,因为学有所专,可能对算学也不精通,很多自诩是才子的青年才俊,知识面同样也存在很多短板。

    像管理这样上千人施工的工程,这可是这个时代的大难题,一般人根本就不敢接这种事情,有些自诩有才的人,想想都觉得头疼,没有自信能管好这件事,就不要说李琛还只是个武夫了。

    很多人都从平日跟李琛接触之中,看出来李琛读书不精,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李琛根本管不好这样的事情。

    所以不少心怀叵测的家伙,便开始捧杀李琛,一力主张让李琛来管这以工代赈之事,实际上是等着看李琛的笑话。

    可是几天过去之后,他们再去工地上看的时候,却一个个下巴都掉到了地上,因为他们看到的工地上,秩序一片井然,各项事务都有人管,流民们也都挥汗如雨的正在河道之中挖土疏浚河道。

    更重要的是工程进度的速度快的惊人,原本近乎淤平的河道,短短数日大段大段的便被疏浚出来,淤泥被流民用他们自己用柳枝编出来的柳条筐,蚂蚁搬家式的运到城外的一处处荒地中的低洼处,填入到了低洼之地。

    而且李琛对临近县城的黔首百姓说,这些从河道之中挖出来的淤泥,肥力极好,可以用来壮田,夏收之后栽种的秋粮收成会大幅提高,鼓励县城附近的黔首百姓,用牛车把这些挖出来的淤泥拉回到他们家,撒入到他们的农田之中肥地。

    淤泥肥地这种事情是有根据的,这个时代的农夫也多听闻过,倒不是李琛糊弄他们,所以听说可以把流民挖出来的淤泥拉回去肥田,于是县城周边的农夫们,就纷纷赶着牛车,到城外工地上,把淤泥装到牛车上拉回去。

    工地又被分成几个工段,每个工段上的施工进度都十分喜人,根本没出现他们预想之中的乱糟糟的场面,也没看到李琛狼狈不堪的在工地上乱窜的场面。

    反倒是他们看到李琛优哉游哉的在工地上溜达,时不时的还跟流民们说笑几句,显得十分悠闲。

    这可把那些等着看李琛笑话的人给搞得惊讶不已,于是连忙暗中四处打听,李琛这是从哪儿请来了高明之人,替他把流民的事情打理的如此井井有条。

    他们认定李琛绝对没有这个本事,肯定是有高人替李琛做的这件事。

    可是打听来打听去,最后他们却得到了一个结论,李琛没有请来任何高人,这些事情确确实实都是李琛主理,带着贼曹的部分手下,还有县丞拨给他的几个小吏做出来的,甚至是临时从流民中抽选了少量的流民,来听他使唤。

    一切证据表明,这就是李琛一人所为,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帮助,甚至于县令陈硕都出面作证,没有给李琛帮多少忙,充其量就是帮李琛解决一些具体需要他出面解决的事情,其余的工地管控之事,皆为李琛一人所为。

    这一下那些等着看李琛笑话的人就没法淡定了,因为如果这些事确实是李琛一人所为的话,他们就又看走眼了,这就再次证明了,李琛绝非只是一介武夫这么简单,此人的能力超出了他们所有人的预料,这就让他们不得不在心目中,把李琛的地位再次拔高了许多。

    部分心中还有些对李琛心存鄙视的人,在得知了这件事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