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雄关之上(第1/3页)  残汉虎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安郡治所原道县,魏军探马飞驰入城。

    “报!太守!如太守所料,陇西郡坚壁清野,蜀兵舍襄武转道石营,已近董亭,正朝此地袭来!”

    城楼上扶着城牒而立的将领缓缓转过身来,正是魏南安太守、讨寇将军邓艾。

    “我儿所守祁山方向,可有敌情?”邓艾问道。

    “邓忠将军每日派七趟令兵传信,报称祁山未见蜀兵踪影,另王颀太守所率之军已从阴平桥头安然退回,如今正在祁山固防。”

    邓艾点头:“派斥候朝董亭方向再探,查明蜀兵人数、进军向。”

    边上一员虬髯虎目的猛将上前对邓艾请求道:“太守,请太守拨给三千人马,某愿往董亭抵御蜀兵!”

    此人正是魏国讨蜀护军徐质,其弟正是不久前随陇西太守杨颂一同在沓中阵亡殉国的陇西郡尉徐朴。

    “徐将军,兵法有言,将有五危。徐将军可知是哪五危?”邓艾慢条斯理地问道。

    徐质满眼悲愤,沉声答道:“徐质粗鄙,不曾读过多少兵书。只知我等生受国恩,自当拼死御敌,如今蜀兵犯境,正是报国之时!”

    邓艾一笑,负手道:“五危者,乃‘必死’、‘必生’、‘忿速’、‘廉洁’、‘爱民’是也。‘忿速’之危,说的便是将军如今的情景。我知道为国捐躯的徐朴郡尉乃将军胞弟,徐郡尉忠贞之士,慷慨壮烈。但为将者若因怒而用兵,则必陷全军于险地。”

    徐质不甘心地跪在邓艾身边说道:“太守,徐某并非只为向蜀兵求战报仇,董亭附近山势险要,我军正可凭险拒敌!岂能将如此重地白白让与敌军?”

    “徐将军,非艾不愿守董亭。如今陇西已破,蜀兵无后顾之忧。要守董亭,需得八千乃至万余之众。闻杨太守败亡,我匆匆从长安赶回,而今身边仅有不满七千士卒。”邓艾叹息一声,向徐质解释自己放弃董亭附近险要山地的缘故。

    徐质“唉”了一声,一拳砸在城砖上,愤然道:“杨太守轻信姜维,以至破军杀将!如今雍凉有倾覆之危,这可如何是好?”

    邓艾表面平静,内心此时也忧虑重重,

    但为稳住军心,此时仍对徐质故作泰然地说道:“徐将军不必太过忧虑,我在长安已见过郭淮都督和陈泰刺史。”

    “郭都督和陈刺史怎么说?”徐质如同抓住了希望一般,迫不及待地问道。

    邓艾肯定地说道:“只要我等守住原道,将蜀兵牵制在南安,不出半月则郭都督和陈刺史关中救兵必至,蜀兵不足为虑。徐将军快请起,要守南安,我等当勠力同心!艾,必与诸将士同生共死。”

    “徐质愿与姜维死战!与南安共存亡!”

    待徐质离去,邓艾的脸上才流露出沧桑愁容。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其实在长安见郭淮和陈泰的情况并不像他刚才对徐质说的那样乐观。

    半月之内,根本不可能有来自长安的救兵!

    这并非是郭淮和陈泰不愿救援,而是那两位如今手上也无兵可用了。

    东吴诸葛恪自取得东兴大捷之后却并未满足,如今吴军兴师聚众屯于江口虎视淮南,号二十万众,随时可能再度进攻。

    为补东南亏空,常驻都城洛阳的中央禁军已经部分南移准备抵御吴军,长安的兵力也被抽调,就算郭淮和陈泰向朝廷告急,匆促之间也难以向凉州发出援兵。

    好在陇西郡损失掉的兵力在整个雍凉守军中只占大约四分之一,除去金城太守杨欣手里的万余人马,剩下的兵力便集中在南安、天水和祁山一线。

    邓艾原本比较担心蜀兵会西进金城,因陇西郡已落入敌军控制,金城将陷于无援之境,而若金城陷落则半个凉州将不复为魏国所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