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这不是宫里的啊(第3/4页)  在亡国之君的路上狂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早,京师官员勋贵早早就上了折子,去前朝拜见弘治皇帝,各自家的夫人小姐们一个个打扮起来,几品的诰命服,什么样的大礼,什么样的打扮,都可马虎不得。

    这种场合,能到的几乎都是府上正妻或是家中嫡女,更有一些,像是云南的黔国公嫡女,南京的魏国公嫡长媳,早就准备起来,不远万里迢迢赶来为太皇太后朱寿。

    对于这些在外的勋贵来说,尤其是大权在握的,任何一个能向朝廷表忠心,拉拢和皇帝关系的机会绝对不能放过。

    别看弘治皇帝不允许官员勋贵专门入京,可他们这些女人又没有什么官身爵位,要是真的不派个人来,好啊,太皇太后寿诞都不来,你这心里还又没有陛下,是不是想谋反?

    金水桥外,宦官们引这长龙似的队伍排好顺序,诰命,淑人,宜人等级分明,一些小姐们跟在母亲身边,秩序井然的前往仁寿宫。

    宫门前,仁和,永康,德清,长泰四位公主带着女儿早早等候,其中长泰公主年纪最小,尚未婚嫁,其余三位已是成婚,有了子嗣。

    四位公主都非嫡生,仁和公主为长公主,地位最尊,再加上弘治皇帝对这位长姐也十分尊敬,自然平日就有些目中无人了。

    母亲尚且如此,女儿也好不到哪去,七八岁的年纪,在家上家中父兄宠爱,大小姐脾气,一贯是盛气凌人。

    这其中只有德兴公主品行最好,恬淡柔和,弘治九年嫁林岳,生有两子。

    林岳乃应天人,年少时准备应试考举,对母亲很孝敬,对弟弟峦也极其友爱。

    公主也有贤德,侍奉公婆,礼节和平常人家一样。

    只是可惜,正德十三年,林岳去世。公主寡居,于三十一年后才去世。

    命妇们到了仁寿宫,四位公主理所应当站在最前,领着命妇前去拜见太皇太后。

    进了殿,平日里挺大的仁寿宫一下子满满当当,太皇太后和张皇后上座,太康公主朱秀荣立在一边,睁着大眼好奇的看着,汪氏和一些先帝有子嗣的嫔妃列坐两边。

    公主命妇女眷们纷纷施礼拜下:“恭祝太皇太后万福金安。”

    周氏笑得合不拢嘴,连连说到:“好啊,好啊,都快起来,仁寿宫真是好久没有这么多人气了,仁和,德清都进宫来看哀家了,那个,怎么好像黔国公家的姑娘啊,这么老远也都来了啊,好,好,真是好啊,哀家真是高兴啊。

    来,仁和,把你家小丫头带上前让哀家好好看看。”

    被太皇太后点出的沐家嫡长女引来一片羡慕,能被太皇太后认出,多大的福分啊。

    仁和公主赶忙让喜滋滋开口:“清儿,快上前给太皇太后磕头。”

    一个八九岁大的小姑娘上前跪倒,脆生生答道:“清儿给太皇太后请安,祝愿太皇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不老松。”

    “好,娃娃快点起来,真是个好娃娃啊”,太皇太后不住说着,张皇后也随声附和,命妇们更是交口称赞,使得仁和公主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几人话着家常菜,时不时引来一阵欢笑,命妇们也都羡慕的紧,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大明朝最顶尖的一拨人啊。

    闲聊之际,原来这仁和公主的长子已经定亲,娶的是南京兵部左侍郎之女,过些日子就能成婚。

    太皇太后含笑:“是啊,说不准明年的时候仁和就能当祖母了,这日子倒也是真的快啊,哀家记得再过两年太子也差不多该纳太子妃了。”

    张皇后也随声附和,想到皇孙,心里就美啊。

    这一句话,引得命妇们侧耳倾听,要知道,往年入宫拜寿只不过是各府的夫人前来,今年却是出乎意料带着女眷,莫不是宫里………

    想到这,命妇们一个个小声叮嘱起自己闺女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