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5】三千(第2/3页)  七零治愈好时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物,送过礼的,也会拿着烟啊,过去坐一会儿。

    过年嘛,就图个喜庆,村里的关系也需要维系和攀扯,哪怕你看一个人不顺眼,也要维系最起码的面子功夫。绝对不能像有些人,一回到家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谁都不去见,等着人家来看你,这绝对是不合适的。

    本来回来还想着干着干那的妯娌俩,看着里里外外拾掇的这么干净的家,真是感慨万千啊!

    同村的媳妇们看到她们妯娌俩,谁不上来夸赞她们俩有福,养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强,哪像他们家的,各个让他们操碎心了不说,自己还得像老黄牛一样的去干,因为女人在男人的眼里,生来就是洗衣做饭带孩子的。

    但是在卓家,似乎从来没有谁这么想过,大家都尽可能的去体谅每一个人,谁的眼里都能看得到活,所以这个被大家齐心协力去经营的家,永远都看起来那么和谐。

    孩子们在家的时候,鲜少有人过来,大人们一回来,那是络绎不绝的往家里来,尤其是当官的大伯父家,更是人满为患,害的哥哥们都找不到机会跟父母讲话,这种情形再现实不过,问的最多的就是,我的孩子能不能送过去当兵。

    然而不管在哪个年代,当兵都是有名额限制的,而且祖上的身家背景也得进行筛查,不是你想报就能报的。

    卓大强是在部队当官没错,可他管不了这些招兵,所以谁来都要解释一遍,可是老农民不懂这些啊,当时在家里笑着说没事,扭头出了门就骂。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个破当官的?没了你,我家孩子还当不了兵咋地?让你打个招呼而已,有那么难吗?”

    还好女人明事理:“孩子爸,你咋还不死心呢?人家不是说了吗?咱儿子身体素质不行,营养不.良不说,还严重贫血,你怎么能怪到人家卓大强头上去?”

    “咱家条件不好儿子才这样的,要是到部队上吃好喝好了,那肯定能养好,他如果打个招呼,人家会不收?说白了,还不是不想帮咱?嫌咱没给他送礼!”

    说起送礼,男人又是来气:“你看见没,他们家孩子给那几家送肉,这兄弟俩给人家送烟送酒,都是一个村的,凭啥不给我送?看不起人咋的?”

    老实女人看着丈夫脸上的不甘与嫉妒,一时之间难以置信和理解,他怎么会这么想?怎么能这么想?究竟是谁给他的勇气,让他和村长支书平起平坐,让他和人家关系好的一起攀比?

    最终叹息一声,扭头抱着孩子回了家。

    卓琳最烦的就是应付这些事儿,好在她爸就是个木匠,虽然家里也来了不少人,也想去父母手底下混口饭吃,可父亲是国企,他自己是当不了家的,妈妈虽然是个体户,但店里面不缺人手,就算是缺,也不会找自己村的,生怕给自己带麻烦,所以应付归应付,客套也得客套,用不用,是她自己的事儿。

    两天下来,妯娌俩那叫一个烦躁,谁能想到啊,在外面应付客人,回家还得应付乡亲,连过年回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的时间都得小心翼翼的挤出来,甚至好饭都不敢大白天的做,因为总有不长眼的人等着你们请客喝酒,你们不请,干脆自己厚着个脸皮上门来的。

    总算到了年三十晚上,没人再厚着脸皮上门来了,今年大伯父还买了烟花爆竹,等到凌晨的时候,就可以噼里啪啦的放鞭炮了,没有鞭炮声的新年,绝对是不圆满的。

    而且阿娘、大伯娘还给他们每人都做了一身新棉袄,新棉裤,新年的传统是大年初一穿着新衣裳给家人拜年的时候穿,所以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卓琳就把衣服叠放在床头,像普通孩子一样,祈盼着天亮。

    这年头很少有人买成衣,都是自己买布自己做,哪怕是城里人,也是很多人自己做。

    卓琳的衣裳是鲜亮的大红色,特别好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