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章 《三字经》(第1/2页)  大唐小佛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淳风今日没有教新东西,只是让这群小娃娃继续朗诵之前学过的内容。

    至于内容嘛,便是后世流传的千字文,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逼叨逼叨,反正后面的越来越晦涩难懂,别说这三五岁七八岁的小娃儿,就算是李淳风自己,恐怕也是一知半解。

    “果然,我对这个时代的预期,有些过于高了。”

    李业转头出了村学,再次回来的时候,手里提着一块平整的木板,“这里可有墨石?”

    李淳风不明所以,回身在自己之前住的地方翻了翻,拿出来一块墨石。

    嗯,得先研磨一番。

    李业也不矫情,撩起僧袍蹲坐在墙角,滋啦滋啦几下将那块墨石磨开,然后均匀涂抹在木板上。

    李淳风有些心疼的磨了磨牙,那可是有名的松花墨石,可是他有数几样值钱的东西之一了,这家伙倒是一点都不怜惜……

    用墨涂抹均匀之后,李业撑着木板在太阳下晒了晒,然后摸了摸敲了敲,满意的点点头。

    随手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块白色的渣石,在木板上随意画了几笔。

    笔路流畅,黑底白字异常清晰。

    “喏,这玩意名叫黑板,可用白色的渣石做笔写字,比你那劳什子好用许多。”李业递给李淳风,“用完之后擦了一擦,字迹就会消失,可重复使用……”

    李淳风瞪大了眼睛,一时间有些发蒙。

    这作难了私塾老师多少年的问题,就这么随手给解决了?

    无量天尊,这小和尚脑子里到底装的什么,这信手拈来看着原理简单,却恰似巧夺天工,之前几千年硬是没人想得出。

    “辩机兄弟,小道惭愧呀……”

    现在惭愧,早了。

    李业很是傲娇的扬扬头,“千字文晦涩难懂,作这些娃儿的启蒙读物却是早了些,《中庸》《孟子》这些古典更甚,远不如三字经好用。”

    这小道士心地是好的,就是憨了些,蠢了些。

    “三字经?”李淳风眨着卡姿兰大眼睛,一脸茫然。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李业信手念了几句,忽然声音越来越小,眼神也变得奇怪起来。

    他忽然想起来,三字经作为孩童启蒙的最佳读物,貌似是宋代的某位大家所著,而唐朝贞观年间,并没有三字经的概念。

    嗯,不仅如此,《百家姓》似乎也是出自宋朝,《弟子规》更是清朝才整理出来的,估摸算下来,还真就只有《千字文》了。

    哎,大唐的文化传承物中,除了诗词,其他的终究差了些……

    村学小院破败的木门被推开,几道人影鱼贯而入,为首一人穿着绛纱玄衣,面色端庄,望着李业的眼神有些奇怪,男子身后跟着的几人中,李业唯独认识泾阳县令,小正太李治刚才也远远见了一面。

    嗯……这些大领导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李业有些发蒙。

    李淳风面色一变,几步跨到门口位置,直接倒头跪地,“小道李淳风,见过晋王殿下,见过齐国公!”

    诶,齐国公?

    李业稍微愣了一愣,心里还琢磨着大唐哪里来的齐国公,忽然反应过来,齐国公不就是大唐尚书右仆射,后来的赵国公、大司空,并且是李二皇帝大舅哥长孙无忌?

    卧槽,竟然是这位大佬?

    李业大吃了一惊,大唐文官之首,稳坐凌烟阁第一的长孙无忌,一手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将李世民推上九五之位,李世民驾崩之后,又一手将李治推上了帝王之位,获得两代帝王荣宠的大人物。

    相比之下,小正太李治暂时还算不得什么,眼前这位才是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