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配给制(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

    再以以青苗法借贷他们发展农业,收利息也是极低。如此不过两年光景,郁洲岛的民生就安定下来。但是这中间,其实有个取巧地方,就是那些移民,本来就没有田地。

    后来想要把这个制度推广到海州三县,遇到的麻烦就很多。因为其他三县之地的田亩,都是有主之地。所以海州三县的做法,又与郁洲岛不同。

    基本上,都是在大力发展郁洲岛上的生发营生。再用这些营生的股权置换出三县百姓的田亩土地,然后分发下去,变成租赁关系。到了秋收再来收租、收税、收利息。

    为了做成这件事,其实郁洲岛付出的本钱不低。只是因为郁洲岛的营生规模巨大,发展也快,所以一些弊端就没有显现出来。但是要用这个法子推广天下,却是不行的。

    须知天下的土地人口太多了,单靠工场的股权去置换,眼下却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然而这大宋的土地,不禁兼并已然一百六十年。

    少数豪强占据九成土地,多数平民几无立锥之地。这才是山东河北之地盗匪多如牛毛的根本原因!

    想要百姓安居乐业,就要收回地方豪强的土地,重新分配下去。但是这中间,又会有不劳而获的便宜。

    许多地主人家,其实多是用数代人辛劳赚来的土地。而许多卖了祖田的人家,却是因为好吃懒做、好逸恶劳。咱们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他们再次重分土地,也是不对的。

    既然这样,何如就利用这次河北旱灾的机会,咱们就用粮价狠狠关扑一次。先提高粮价大赚一笔,然后用赚到的钱买断那些百姓的土地,再把土地租赁他们收租、收税。

    实在没有土地的人家,便要通过以工代赈的法子付出劳力,用配给制帮他托底渡过饥荒。甚至此后他们干脆就转换身份,专以乾贞记的工场谋生也不错。

    乾贞记却按照他们的工钱多寡,另做积蓄。等这些人老了,便把此前帮他积蓄的那些工钱,或者还可以贴补一些,能让他们老有所养就好。

    总之,多用市场的法子达到目的。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性命的事情,海州一直都在做。可是没道理为了救人,还要亏掉自家内裤的道理。

    这个世间,说到底还是人要自救,然后别人才能救之。

    具体的法子,你们都可以商议看看。总之就是不能真的饿死太多人,不能放过那些为富不仁的屯粮豪强,不能让海州贴掉老本,无以为继,还要伺机在青州推行郁洲岛的田亩政策。”

    安宁娓娓道来,吕子曰一会皱眉,一会舒展,似乎在纠结此事的一些细节难办处。

    张叔夜倒是老神在在,这些事情此前没有这么想,自然为难。现在有着个想法了,把他落实其实没有那么难。

    人嘛,只要肯钻研,总是有办法的。

    只是安宁却没有老张这样的乐观,他说的东西虽然简要,但也不是张叔夜或者吕子曰这些儒家子弟能够心领神会。仔细琢磨了一下子,还是另做计较吧。

    “子曰兄宜发急信去海州,要蓝细禾过来主持这件事情,我且在这里等他几日好做交代。姑丈却要去安排酒宴,招待随行的金使与贺允中一行,设法让他们病一场再说。

    嗯嗯,痢疾就行。放心,蓝细禾的医术足以治好他们,不会死人的。至于这几日,该配给还要继续发放,只是价格却要日日提高一些。

    同时,再从海州都发一些财货过来,咱们也要向民间收粮食。价格比发放配给粮的价格上浮一成,不能让粮食流入那些豪门家中。此外还要尽量把民间一般人家的粮食收过来。

    只有多数人家都没有余粮的时候,咱们才好施行以工代赈,控制市场粮食供应,对抗那些地方豪强之家。这个过程要很长时间的,中间却要注意不能饿死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