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买不得也(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宁的信念就是天下没有天然的垃圾,或者哪怕就算是垃圾,也要发挥出垃圾的奇妙用途。

    这种思维,却与赵佶大不同。在赵佶看来,任你甚样的天下豪杰,如果不能为朝廷所用,那便是垃圾。而垃圾,是没有用的,也是不该存在的。

    赵佶细心地描画一只猛禽的眼神,犀利而决绝。这是,海东青啊?

    侍立身边的几个儿子都不敢多说什么。喜欢描绘风花雪月的父皇,自从北伐失败后,就开始热衷描绘虎豹、战马和海东青。

    然而,终究还是停留在画中罢了,九皇子赵构暗自叹息。

    十七岁的赵构在几个皇子中气宇轩昂,允文允武。但他却一点皇子的样子都没有,整日骑射狩猎,玩疯了。说起来,画上的海东青,还是他带进宫里赴宴,很吓了金使一跳。

    海东青,被金主奉为神鸟。然后就被那个安兆铭捉来送给柔福了?赵佶想到金使初见海东青的惊骇欲绝,就想要笑。

    那个鹰奴,据说还是他大金第一好汉乌延蒲卢浑的族弟?金使想要带他回辽东,但是那个鹰奴,却打死也不同意。因为他如今的主人,便是柔福帝姬。

    金使的尴尬,至今还历历在目。赵佶这两年,吃了金国不少的亏。撮尔小国,居然要与大宋分庭抗礼!赵佶想着就要愤愤不平。

    可是?可是真心打不赢人家呢!

    那就要忍着,就要找到打赢的法子。安兆铭却能够轻松收了金州,还抓了他们的海东青?那就是有他的法子。而且他还愿意把他的法子奉上朝廷,那就试试好了,海州而已。

    太子赵桓一昧忠厚,甚少文采、权谋,赵佶的心中其实是不喜的。不过他也明白,太子嘛,都是无错就算赢,赵桓的应对也不算错。

    其他几个文采不佳,性情懦弱的儿子,也几乎不敢在他眼前晃悠。没办法,赵佶实在太能生养了。三十几个儿子呢,很多儿子他自己都未必认得。

    平时能够凑上眼前的,也没几个。太子赵桓,这是必须凑上来的。三子郓王赵楷是赵佶的最爱,父子才华性情都很相似、亲近,而且赵楷他,还热衷国事。

    赵楷甚至还考中过状元!朝中大臣,也有不少明里、暗里的支持他。不过赵佶却还没有那个意思,他的龙体健壮着呢,此事不急的。

    五子肃王赵枢就是个隐形人,倒是和太子亦步亦趋。六子景王赵杞、七子济王赵栩也是太子赵桓的臂膀一样,他们四兄弟还是蛮齐心的。

    八子益王赵棫、九子康王赵构都是性格强硬的人物,特别康王赵构,更加精于骑射。十八子赵榛和柔福同岁,现在也是跟在赵棫、赵构的屁股后面找存在感。

    嗯嗯,柔福那丫头,居然也练出骑射来?这却是那个安兆铭的鬼主意。这些年,自己对柔福的关注越来越多,其实更多的,还是对那个安兆铭的好奇。

    马扩说过,那个安兆铭的功夫,在他之上。马扩却是连金主都要折节交往的臣子,是个大大的英豪。被安兆铭打残的金国武士勃达,他的勇猛,哪怕在金国也是一流的存在。

    后来童贯从东南来信,也有两次提及安兆铭,说他是狄汉臣一样的人物。赵佶这才想到要查看一下安兆铭的来历,原来却是林仙师的同门,难怪如此生猛。

    如今却又要在海州建特区,探索民间治理的法子?大宋变法也不是一次两次,找个地方试行一下并无多大不妥。何况赵佶看中的也不是什么特区变法,而是钢臂弩和天雷。

    不管怎么说,安兆铭愿意献土金州,愿意献出钢臂弩和天雷,愿意参加朝廷科举,那么他就是个林仙师一样的忧国之人。忧就忧吧,总比让他流落民间强。

    “传神写照,尽在阿睹之中。”赵佶总算完成他的大作,长舒一口气,喃喃自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