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6章 循吏(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你老蒋去金州,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从会骑马的娃娃抓起。当然,军饷筹措、后勤物资保障,对士卒家庭的关怀备至,也是你的事。

    装备、训练、作战上不用你操心。那个有专人操办。嗯嗯,小五和解氏兄弟都有官身,他们是献土有功之臣,朝廷当然要给好处。

    大概就是几个领军武官的意思,用的好了,还能再北去复州扩他三两个县出来。这些事情要上心,把物资准备充足了。咱们会随时动手的,军功呢老蒋!”

    赵子庄掏心掏肺地和他说着话,蒋仝眼界大开。原来此去金州,并非是充当门面,居然还有这么多的好事可以去做?

    “什么叫门面啊?你是金州知州,那地方的民事,就是你说了算的!赵某这次来海州,也是如此。这是组织规矩,组织可以调配人事,但他不能直接管民、管军的。

    此前是咱没成气候,郁洲岛也要做个样板,这才让组织亲力亲为。现在?他们要考虑更大范围的人事考察、培养,制度监察、设计,根本没精力再管民事了。

    这民间的事情,件件都是琐碎事情。咱们把它一件件地理清楚了,这个地方自然能够生发起来。这才是组织上重视咱们的原因。

    若是在大宋朝堂上,咱们其实就是一届循吏,不会风花雪月,是要被那些朝廷大员看扁的。可是那些朝廷大员,却个个尸位素餐,不理民间疾苦,所以组织上也很难相信他们。

    这次过来的第一件事,是要代表组织和你谈话一次,去掉包袱,轻装上阵。第二件事,却是要送走他钱伯言。嗯嗯,估计老赵明日,就没有今日这般滋润的小酒可以喝啦!”

    “来来来,一起走一个!”赵子庄拉着蒋仝和张伯奋,一口焖掉杯中的白酒。果然好酒啊!若非在汴京和安公子的深谈,自己这辈子也不会看透这些大道理呢。

    “嗯嗯!”蒋仝满心欢喜,被人信任的感觉真好啊。现在就等新任县令过来交接就好。

    让他万万没想到,新任县令就一直在他身边陪酒呢。原朐山县尉,权知怀仁县令张伯奋尴尬地坐在蒋仝眼前,等着老蒋目瞪口呆地回转心神。

    “你,你?那啥,朐山县尉谁接手啦?”蒋仝无话可说,随口问道。

    “喔喔,那个呀?舍弟张仲熊的资质刚刚到,他就顶缺了。”张伯奋还是有些拘谨。

    “哈哈,哈哈!”蒋仝高兴地在张伯奋肩上拍了一巴掌。

    好好干,老夫去也!

    赵子庄在金州,甚至连屁股都没坐热,就被紧赶慢赶地赶来海州接任钱伯言的差事。或者说,他这才真的叫做“镀金”。

    在大宋,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发生在朝廷大员身上。但是今日盘踞海州的朝廷大员钱某人,却没有老赵这样的仕途得意。

    钱伯言此前想离开海州,没走成。现在他想留在海州,也留不下。

    至于为什么?老钱也很疑惑。汴京里的那位三皇子,曾经对他很多期许。但他除了弄出一个海晏风清的政绩,其他事,所谋皆不中。

    但是这个海晏风清,其实也跟他没有多大关系。说到底,那个安兆铭在海州信任的官场人物,还是几个“胥吏”出身的赵某人、蒋某人、王某人!

    蒋仝、王大猷都是海州的下属县令。赵子庄的背景,也在海州之地。此后南讨方腊,北伐辽国,那是入了童太尉,喔喔,广阳郡王的口袋。

    但要看今日光景,那个童太尉,也是给别人做嫁衣裳。这个赵某人,依然还游荡在张叔夜、安兆铭的池塘里,童太尉只是帮人养鱼而已。

    钱伯言慨叹良久,自己也不是没有机会掺和进来。海州的生发利润,一年流进自家囊中,不下数万贯。如今去济南,又哪里去找这样的营生收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