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靖海忠义社(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相对而已。

    钱伯言就曾和安宁聊天时,闲话叹息了一句,自己老家钱塘地方被方腊贼祸害不轻一下,若能得些南北物品的贩运机会,多少也可以补些民生的艰难云云。

    就这个意思吧?他家的商铺自此接上乾贞记的商路,看起来货品数量的确如他所料,都是不太多的意思。然而其中的利润,貌似还真的很行?

    武松正在杀猪?!这是钱伯言视察白虎山下的乾贞记作坊时,吃惊又好笑的地方。

    因为杀一头猪,就可以白得这头猪的下水。具体说,武松真正惦记的,便是那副能臭死人的猪大肠子。一条能打虎的好汉子啊,居然要堕落到啃猪大肠子渡日!

    按照钱伯言此前得到的江湖消息,武松的确是条打虎汉子才对。也许他真打死过生病的大虫吧?钱伯言多少有些泄气,江湖人物,大多名不副实。

    自己此前派兵去清剿梁山寇时,还是太过看重他们了,总想着万全之策。结果在自己万全之策尚未张罗出来前,就被他梁山寇钻空子潜逃了?

    白白成全了张某人的功名啊?钱伯言叹息不已。

    大家都是读书人,张叔夜的文凭含金量甚至还没自己过硬,又能厉害到甚样地步?据说张某人诱引梁山寇攻城时候,还差点弄巧成真,被人攻破城门呢。

    嗯嗯,却是被这个安兆铭堵住了城门,才算化险为夷?

    也是,安兆铭是他张某人的亲信,只要胆子大一些,加上书呆子气一发作。堵住城门后,那些民社的弓手就要前后两难。再去发狠射那梁山寇几箭,估计这些梁山寇也该乱阵脚了。

    单纯只是这些猜测也就罢了,真正让钱伯言为难的是,这靖海忠义社不过千人的队伍,战力如何就不必再说它。但它每月的钱粮支出,却非常地扎眼。

    甚至,就算安兆铭愿意脱手给他,那也不是他钱某人的财力能够应付。

    要说安宁当真不算差钱,所以他制订的靖海忠义军俸禄等级,甚至还要优于禁军制度。每月兵饷由禄米、薪俸、贴补、奖赏四部分组成。

    青训营不谈他,一帮子小屁孩拢被他在一起学文学武,那就是个赔钱货。

    主营乡兵则分上士、中士、下士。大约就是中士的每月禄米两石,俸钱三贯,其他军袍等物、年节赏赐。总体上每年八九十贯的收入,绝对不差一般农家耕种田亩的收获。

    新进的下士俸禄要少些,但是上士以上的军务人员却按阶级之法递进。这种收入已经比老张此前的义军待遇提高不少,所以他的军心可用呢。

    不然的话,就算是钱伯言是在走马观花,就算他安兆铭要刻意混淆隐藏,靖海忠义社的家底子,也不能被他遮掩到如今这样滴水不漏。

    钱伯言大略看过靖海忠义社的账目,一个靖海忠义社的弓手,每月就要分摊支出十贯钱!其中七贯钱用来支付薪水和禄米,另外三贯钱都是装备和训练的损耗?一笔糊涂账。

    什么叫做装备啊?按照那些专业人士的说法,就是草鞋钱!这支靖海忠义社的队伍,最拿手的训练就是每天出操跑步,每天最少糟蹋一双草鞋才行。

    这是几个意思呢?以后上了战场,方便大伙儿当逃兵跑路是吧?

    按他随从教头王大拿的评估意思,这些人,并未改变梁山盗寇的本色,还在吃安兆铭那个纨绔的肉头呢。海州府与其把大量钱粮投到他们身上,不如自己另建新军。

    当然,其中也有些麻烦的首尾就是,因为靖海忠义社的待遇摆在那里,自己的新军待遇也没法太低。钱伯言琢磨一下,新建一支五百人的义军队伍,一个月就要五千贯的支出。

    海州乡绅们对钱知州的提议更加支支吾吾。如今海晏风清,咱们真有必要大兴兵戈吗?万一汴京那里传来问话:汝意何为?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