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大海的规矩(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料、七百料、一千料的规格不等。嗯呐嗯呐,以后每年都要添置的。

    安宁想要在海州建设自己的水师,方明月那里,也要补充一两艘千料大船撑场子。这些海船规格大小不一,很多地方都要改良特制,总共折算了五万多贯钱。

    货物上的供应,炒茶、肥皂、白糖、青砂壶、瓷器、鲲油、精盐等等都可以逐渐提高供应量,而回船货物则是红糖、硫磺、稻米的供应。这样就能来回满载,皆大欢喜。

    眼看着海州在望,安宁收拾好心情,慢慢恢复他斯文人的本色。

    上下打量着搬下海船正在重新组装的巨鲲之骸,张叔夜惊叹之余,眼中也流露出疑惑:

    “兆铭啊,你真打算把这玩意运去京师展示?那却要戴好头盔才行。不学无术啊!你知不知道会有多少王侯将相打上门来,踩扁你的鼻子?”

    老张心情其实不错,只是因为此前事情太多,压抑了。“所谓巨鱼死,王侯毖。大星坠,干臣陨。你这么胡乱张罗,可不是在心怀叵测吗?你还想不想科举进士了?”

    呕啊?还有这些说法?那啥,燕青,燕青!赶紧把这些骨头拆了,抬到外面埋掉。不过这鲸鱼身上可有不少宝贝,咱们悄悄地干,别要那么嚣张就好。

    “这次南讨东南的首尾处理很好,咱们海州靖海军的里子面子都算赚足了。嗯嗯,这些海商也很不错,你把他们好好用起来,将来也能为朝廷出力的。

    但是你自己,却不能偏了方向。这是大宋,无论将来做什么,都要有个拿出手的身份才行。昔日包龙图可以喷口水到仁宗脸上,寇莱公也敢牵着真宗皇帝的衣襟让他坐下。

    你道为何?因为这大宋!始终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有了士大夫这身份,你便是朝廷的一部分。至于那些赳赳武夫,无论他们多少劳苦功高,却依然只是朝廷的鹰犬!

    便是做到狄汉臣又能如何?还不是惊惧而亡!如今的童太尉,呵呵,他将来如何收场,怕是也很难说清楚。老夫当年就是看透这些,才硬着头皮去考试制诰,混个进士出身。

    你将来也要做大事的,那就不能弱了底子。若你没有进士出身,天下人都不认你时,难道你还能杀尽这天下不成?所以科举的事情,需要认真考虑起来。”

    嗯嗯,这是张叔夜第二次和自己谈这件事了,只是这次更加苦口婆心。上次在杭州,童贯得知他不愿从军,也是一口道出这条出路。看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勉为其难了。

    “姑丈所言,安宁也想过。不过安宁听说大宋朝廷取士,曾经说的明白,僧道还俗等人,都不能入科举考试呢,如之奈何?”

    “呵呵,你却是海州府怀仁县吕家沟人氏,从学的也是本地鸿儒宋子朗。何况昔日英宗皇帝有诏曰: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亦听取解。汝安兆铭者,便是那天下奇才也。”

    这样啊?那啥,咱就赶紧办手续吧。对了姑丈,您在去济南之前,麻烦也帮俺和陈家小娘子的婚事操办了吧。这几日,她可清瘦了好多。

    你活该!提起这个,张叔夜就幸灾乐祸。你的什么海上明月词,如今传唱得海州到处都是!谁家小娘子能忍受未婚夫婿这样风流?她没拿刀砍你就已经很给面子了!

    这事?啧啧,大海上的事情,怎么也会传到海州来?然而这种风流韵事,又不涉及他海龙王的终极秘密,谁能忍住不说?何况那首词?

    当真是绝妙好词啊!连老张都要赞赏不已。

    此前张叔夜看到儿子张伯奋安全无恙,但是精神却很颓废,他的心中也是恻然,暗暗后悔自己的冒失、侥幸。若非安宁去的急,还不知道惹出多大的事呢。

    既然儿子的确不太适合领军,那就索性把他哥俩从义军中提溜出来,避过朝廷北伐再说了。张叔夜已经接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