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海龙王(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和磷混合组成,就能造出上好的长明灯。在大宋这种奢靡时代里,陵墓中的长明灯都是必不可少,而上等的灯油更加稀缺。

    安宁出身道门,天然自带长明灯的促销法子。在一个密闭的箱子里装二两油点燃长明灯,封死箱子不要漏气。等到箱子里的氧气消耗完,长明灯就灭。

    过几天打开箱子,氧气自然通进去,油灯里的磷自燃,再次把长明灯点亮,灯油也还有剩余?众目睽睽之下,由不得你不信服他。

    而鲸鱼的骨架,可以把它运去京师之地,就放在酒楼的大堂里?啧啧,不要太好生意啊?或者,宫中也可以进献的。北海巨鲲之骸呢,可以尽显皇家气派,比花石纲粗暴多了。

    按照安宁的规划、设计,洪七们此前在杭州时就做了不少皮艇。还有一些带有倒刺的捕鲸标枪、皮绳,皮绳上拴着不少浮排,用以牵住潜入水中的鲸,以待其体力耗尽。

    大约是六人一组离开大船,乘着小艇追逐鲸鱼。这种专用小艇非常灵活,通常长三丈长,装备有带倒钩的捕鲸铦和长索。

    鲸鱼一旦被标枪刺中,便要带着绳索和浮排逃遁,直到他们筋疲力尽地浮出水面。这六人就驾着小艇赶过去杀死鲸鱼,再用绳索拖到大船边,拽上岸去。

    捕鲸的成本就是这么多。价值?一头长须鲸大约八丈长,重达千石以上,含油三百余石,赶上六百头肥猪呢。何况还有不少的鲸鱼瘦肉?嗯呐嗯呐,也可以开发做肉松的。

    此外,将来总要开发机械设备,鲸鱼油可以做润滑油使用。鲸鱼皮?那就是军伍中甲胄、刀鞘等等零碎件的需用。所以,一定要把捕鲸活动当成靖海军的大事、要事操办。

    而在那些福州海商的船赶到昌国之前,也一定要有成绩摆在他们面前才行。无论是天雷轰炸靶船,还是床弩远射,或者海上捕鲸,这些都必须让他们看到才行。

    你忙活半天,人家却没看见,或者看见了不以为然,那就等于瞎忙活。一定要让他们真真切切地看见了、震撼了,海龙王的话,才会有人相信。

    总之,安宁的意思就是,若是这次谈不拢,那么此后昌国群岛以北,你们福州的商船就不要再跑了。

    然而这就是断人财路,形同杀人父母呢!

    全天下都知道,汴京才是天下财货中心。你这样把人家阻隔在外,那不是招惹打架吗?

    但却未必,能打架说明你还有一战之力。安宁这样布置,却让那些福州海商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所以他们除了听话,啥话都别再说了。

    燕青大约是在五天后,才带着从平明接应信众们的第一批福州海船赶到黄公岛。百姓们做事情,总是喜欢拖拖拉拉。好在这次随船的福州海商们,也是大佬云集。

    他们都是脾气好好,度量大大的一方枭雄人物,万万不会因为百姓的拖拉而不耐烦。这次抢先过来的目的,还是想要第一眼看到海龙王的传人,究竟是真是假?

    此前福州流传过海龙王传人出世的消息,那一首华丽的诗词,那一抹惊鸿的刀影,那些片段账目,和海龙王的印信,都让这些海商心中五味俱陈。

    昔日的海龙王,并不是简单抽税那样简单。他还会负责调停纠纷,保护海商不受盐商的欺凌。所以他才是海龙王,众人奉他如日月。

    后来的郑提刑,就是一昧收钱,其余不管。大家虽然失望,但也没想要他一定如何如何。朝廷官员办事,不给你添堵就很不错了。

    等到郑某某被人一刀劈了脑袋,这些海商其实又是欣慰,又是害怕。他们可没有郑提刑的那种权势,万一海龙王的传人找上门来,他们除死之外,并无其他好办法。

    然后海龙王的传人就如昙花一现般消失,这些人的心思,才算渐渐活泛起来。再到方腊起事,那些盐商蜂拥跟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