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汴梁新画风(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羽代替呢。

    嗯嗯,言之有理。那就学些五禽戏先,徐师颔首称是。

    绘画上,自然也要从素描开始入手。徐知常认为这种方法可以很好训练一个人对绘画形体的掌控能力,所以,以后徐师弟子都要从此处入手学画。

    安宁还在继续捣鼓他的油画颜料,先取亚麻种子炒熟,压榨出亚麻仁油。

    再将绘画用的各种色粉拌和亚麻油调试好,又做出几支规格大小不一的猪鬃刷子,就开始尝试创作油画了。

    要说安宁的前世只是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又能画出什么境界的油画作品?只不过仗着两世为人的见识不凡,硬着头皮蛮干而已。

    画布他是特意选用了麻布厚厚堆叠颜料,安宁喜欢这种粗旷的风格。这样的作品能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

    因为安宁缺乏绘画的艺术脓包,那是确定无疑的,所以他就要去扬长避短。

    但是徐师叔和柔福帝姬依然坚持用细绢布,坚持画得更加细腻、逼真、传神、写照。

    几个月下来,安宁无所事事,专心修养。一年多江湖奔波,此前几次的连番操作,都让他的状态疲惫不堪。或者身体早已恢复,但是心还是累。

    各种悬而不决的问题也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经常需要闭关修行一两天,就是悄悄去寻李师师的意思。

    柔福帝姬的绘画技巧越来越娴熟,此外她还要练习健身,她往徐师这里也是越跑越勤快。每天待下来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渐渐就和安宁、高子羽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高师侄总是傻傻的,柔福也闹不清安师兄为何要收他当弟子?不过凡是安师兄要做的事,柔福都能理解。

    柔福才是九岁的小姑娘,很多童言无忌都让安宁哑然失笑,心情放松了许多。

    这一日,随着柔福帝姬一起过来的人群里,却多了一个内侍。徐知常很重视他,站起寒暄。又向安宁介绍说这位杨内侍是今上的近侍。

    杨内侍和熙微笑,按住正要起身行礼的安宁,你们继续画,咱家只是来看看。

    来看看的意思,就是对四个人的绘画过程仔细观摩,还做了不少记录,但是绝不发问。

    安宁慨叹,这个时代就是不好,连录像都没有,还得杨内侍这么辛苦。

    眼看酷暑已过,中秋佳节临近。安宁就收到一份邀请,要去宫中侍宴。任务就是帮忙取景,然后根据取景资料,将今晚的夜宴用油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主角是徐供奉,柔福帝姬和安宁是配角,帮忙速写记忆的意思。高子羽就算了,还在素描的初级阶段挣扎。

    不过这次成画后,却要以柔福的名义供奉她的父皇和母后。在她的父皇和母后看来,十岁的柔福帝姬已经长大了。

    但是柔福却不愿意长大,因为长大了就要嫁人呢。

    柔福更喜欢和安宁师兄一起谈诗论画,听一些有趣的江湖故事,做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小妹妹。

    赵佶的儿女实在太多了,多的很多兄弟姐妹几乎形同陌路,甚至势同水火。

    柔福很难从父皇母后那里得到真正的关爱,他们都太忙了,都要忙着去关心国家大事,后宫雅事。

    安宁不忙,所以安宁有时间关心柔福,像一个真正可以依靠的大哥哥。

    所以,徐师这里有皇宫里缺少的亲情。柔福很喜欢这份亲情,也很珍惜。

    这次夜宴设在新修的福寿宫大殿中,宴请的对象是宗室、百官和各国使臣。落座时,各位客人案上已摆上环饼、油饼、枣塔、果子等餐前点心、果品。

    为了照顾金国使臣的口味,特意给他们加了猪羊鸡鹅兔的连骨熟肉,全用小绳子系扎。每个案桌上,各有葱蒜韭醋的佐料一碟。

    夜宴上的美酒自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