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酒肉穿肠的和尚(第2/3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窗下码头一连停靠了五艘大船。其中四艘都是粮船,有一艘还在卸货。从伙计们爬在船篷上聊天来看,其实货物已卸得差不多了,伙计们都在磨洋工,等着手工号令。

    旁边却有一艘画船,灯火早已通明。清一色的花格窗子,前后有两个门楼。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舱内有佳人鼓瑟吹笙,清音连连,尾音波浪起伏。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正是安宁在福州的那首杀人词,谁说这词不能传唱了?

    “好!”王文卿鼓掌赞叹。吓得还在胡吃海喝的高子羽一哆嗦,然后?继续吃呗。

    “这条船却是撷芳楼的大家师师坐舟。那李师师可是咱们汴梁一绝啊,她如今正在双十年华,常年游走权贵人家,却又不枝不蔓,出淤泥而不染,浊清莲不妖呐。

    要说此女之美,连大内的今上都有耳闻。常常暗通曲款,传为汴梁美事。

    当真是眉似初春柳叶,常含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也。”

    王文卿对汴梁的风月如数家珍,若说他是神霄派的创教人,却当真愧煞他创教人的风采。

    高子羽依然在胡吃海喝不休,安宁觉得给这家伙二十斤牛肉,或者二十斤糟糠都是一个意思,总之吃饱垫肚而已。

    所以想要带他去楼下的画船里吃风月,那就是在糟蹋情调。

    安宁想要跳去那艘画船上,完全是因为画船上传来了“老衲智能如何如何”的嚣张声音。

    或者安宁不知道智能是啥模样,但是王文卿知道啊,化成灰都能认得!

    一艘大船刚从画船的身边驶过,大橹拨动漩涡,一个一个向它袭来,使画船左右在晃动。

    画船右舷的三个船工正轮流用篙将船往河岸推移挂靠,站在左舷和船头上的两个船工,手中紧握篙杆,准备随时出手阻隔,以免画船与停泊的船只碰撞。

    船老大则在船头手忙脚乱,提醒左右船上人注意不要碰撞。终究还是人手不足,慌张起来。

    不过很快人手就有了,安宁正在用篙杆帮他撑开河岸。船老大长舒一口气,心说这次登船的客官果然都是热心人。

    一个客官站在蓬顶前,身后有一张小桌,放着杯盘之属,可能是他正喝着酒,看到前方水面有些紧张,不禁站起身来帮着指挥叫喊。

    另一个客官却在船尾敞棚里,背着双手,踱着方步,心情像是很急迫,对眼前之事不屑一顾,似乎还在思考船舱内的那些建议。

    窗弦内六七个人,又一个客官匆匆从尾舱内露出大半个身子,许是他厌烦了舱内的靡靡之音。想要探出脑袋看看水面的忙碌,顺便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抬眼就看见安宁正在撑篙,似乎也在盯着他看。那人不禁一怔,恍惚着缩回脑袋。心说师师姐的坐船果然非同长可,连撑船的伙计都是精挑细选的样子货。

    此刻船上,正有一女子在舱外抚琴浅唱。安宁见那女子大约二十有余,眉头微蹙。

    身上罗衣迭雪,宝髻堆云。一张樱桃口,歌喉宛转,声如枝上莺啼。腔依古调,音出天然。一双如葱玉指高低紧慢按宫商,轻重疾徐依格范。

    “这就是传说中的李师师啊?”安宁流着口水遐想不已。

    “好!”一曲唱罢,舱内客人齐齐抚掌赞美,觥筹交错。

    那女子立身向里面福了个福,就携着个丫头出来,待要登岸他往。却见安宁正在撑篙看着自己,心下一慌。这少年客官怎地如此殷勤?

    “师师姐慢走,千万要小心火烛啊”。安宁甜甜地嘱托道。

    李师师一阵恍惚,这少年认识吗?似乎认识,又似乎不认识,当真恼人心烦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