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林灵素的情怀(第2/4页)  筑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想要将佛门改流入道。师尊在今上面前纵言佛门之害。说今虽不可灭佛,也当给予一些矫正。

    请将佛刹改为宫观,释迦改为天尊,菩萨改为大士,罗汉改尊者。和尚则为德士,皆要留发如道门,顶冠执简。”

    “切!”安宁被逗乐了。

    原来后世被奉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大士,这大士一词还是林师叔的杰作。听说为此事还引起太子势力的反弹,曾令十二胡僧并五台二僧,十四高僧联手与林灵素斗法京师。最后十二胡僧纷纷落败,只有五台山的两位高僧大能还在苦苦支撑。

    于是林灵素再请造风火洞,烧木炭一千斤,使洞里表里通红。请与两位高僧大能一起入洞斗法。良久风火洞已成,林灵素请二僧入火洞,他是火不著衣,道衣更加皎白胜雪。

    但那两位高僧大能却打死也不敢进去,情愿戴冠、执简,更请太子帮众僧赎罪云云。

    这故事可真狗血!

    林灵素受自己热气囊启发,以火浣布为道袍,再广置水晶映照炭火。他自己当然知道炭火的真伪路径,可那些僧人真要鲁莽进去,大约逃不掉当劈柴的下场。

    安宁知道,历史上曾有“三武一宗”的灭佛故事,但是最终都失败了。甚至每次灭佛之后,都让佛门更加乖巧虚伪,然后卷土重来,为害也更剧烈。

    其中北魏太武帝灭佛,主要是为了抓丁,他曾下诏五十岁以下的和尚必须还俗服役。

    北周武帝灭佛是想要救灾。其时佛门非但不去赈灾,反而趁机吞并灾民土地,吸纳无赖纨绔盗匪入佛门避难。

    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意思。

    唐武宗灭佛是为了抢钱。经安史之乱后,国库空虚,朝廷无力维持,而佛门却富得流油。那年代最有钱人家莫过佛门,所谓“会昌法难”,根本就是收佛门财货充盈国库。

    周世宗灭佛则是为了出气。那个战乱时代里,百姓流离失所,千里白骨。佛门却关起院门修清净,甚至渐渐成为藏污纳垢之所,作奸犯科者比比皆是,周世宗对此恨之入骨。

    那么,今日的林师叔灭佛又所谓何来?

    “今岁初京师大水,师尊徒步去城上做法,然而大水不退。师尊以为此乃天怒未息之兆,乃请太子蹬城祭拜,谢罪四方神灵,其后京师大水果然消退。

    然而此事却让太子更加恶了师尊,遂阴使役夫愚民争举梃杖驱逐师尊。太子并蔡相等人也在朝堂上争相诋毁,今上狐疑不定。

    其后师尊又上疏言,国难将至,力请迁都避之。今上遂恶之,欲遣师尊南返。

    师尊乃封今上前后宣赐之物约三百担,一无所用,请回纳宫中。只与弟子共携出行衣被出京师,今上遣人宣召,师尊依然不回。”

    呃!安宁以手抚额,慨叹不已。

    林师叔在汴梁城干了不少不着调的事情,但是他真正恶了赵佶的,恐怕还是劝赵佶迁都这件事。

    因为,这可是老赵的疮疤呢!

    昔日父亲安郊的那句“穆若之容,不合相法,当有播迁之厄”,就像一根刺扎入赵佶心中,难以化解。因为这事,已经被记入正史了!

    现在林师叔又继续劝他迁都,可不就是坐实了他的“播迁之厄”嘛。

    这可是皇家颜面呢,被人家啪啪地反复狂扇。

    所以林师叔这黑锅背的,果然系出同门也。

    林灵素本来半眯缝眼睛休息,这时忽然睁开眼睛看着安宁。

    “安师侄,老道晓得你是天纵之才,很多事情看的比老道透彻。

    可你知道老道为什么要灭佛吗?因为这天下要乱了!

    北面的大辽立国两百年,当年骑射何等厉害,我大宋可与争锋吗?

    他们却被女真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