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金陵见闻3(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万亩的大小,合现代制大约是一百七十平方公里。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扫过去,排除李咎现在进不去们的官宦之家和农田区域,算上李咎能敲开门的富豪以及周边几个比较重要的村落,大约需要半个多月才能全部走访一遍。

    李咎算了算时间,便将重点放在了织工和农民身上,再有时间再去看富豪之家,而官宦大族的情形,则请尤南父子代为梳理。

    得利于金陵的地位和历史沿革,这里的大户人家极多,天下富商南北东西往来多半要从此地经过,再加上织造业的发展……他们提供了更多需要人力的工作,因此附近的人们只要挨得住辛苦,又有把子力气,总能多吃一口饭,总比其他地方的只能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的人过得好一些。

    不过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金陵农户种植粮食的比例远远小于其他地方,桑蚕、棉麻、染料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大大挤占了粮食的耕作空间和耕作资源,金陵的粮食严重依赖贸易,官府约束不力时,粮价起伏极大。

    附近的其他县城向金陵输送粮食和人力,初步实现一个区域内的分工统筹,算是金陵城市化的一个典型表现。

    在李咎看来,金陵的桑蚕业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至少他可以把那套桑基鱼塘和稻基鱼塘的体系搬过来。这里已经有了桑基-稻基-鱼塘的联动模式,但是非常粗犷,远远没有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

    凭这个系统,他能哄得尤南高兴半年,给本地农务官吏送点儿政绩,改善一些农户的生存条件,稍微扩张一些些李园的影响力。

    大范围上是这样,还有些细节就很细了,包括生丝收购商、收购价格、缫丝效率、交通运输、集市、物价、结婚生子、读书上学……李咎力求每个点都能深入问一问,因而他在村庄里花费了最多的时间,得到的是厚厚的一册金陵附近农户居住情况的汇总。

    占用李咎第二多调查时间的是金陵城的那一万多织工,对于这个新兴的工人行业,李咎最感兴趣。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