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干了许多好事的李老爷(第1/3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山县送来的人里地位最高的就是那位县丞,也只是低级小吏而已,其他人更是属于胥民之类,平日除当值外,往来不过是农、商之家。这次多仰仗王县令要用他们,方与县令等有了交情,也只是交情而已,几曾能受郡守这样的礼遇?</p>

    众人忙道“不敢”“折煞”等,夏郡守道:“义士不必谦让,诸公效死,某倾家以报,本该如此。”</p>

    说罢,夏郡守便将燕州两道如今的情形与众人简单介绍过。现在燕州两道有四个郡出现了天花,已经全部封锁,许进不许出。现在他们所在的这个河下郡正是其中之一。众人只要再往前一步,过了界碑,那么在天花疫结束前就再也不能离开了。四个郡里,属最北方的遂远郡情况最为严重,河下郡在东南方,是最轻微的。遂远郡刚爆发天花时有些人私下离开了遂远郡,将天花带到了鲁东等地,万幸的是,可能因为路上耽搁太久,疫病没有在鲁东传播开。</p>

    青山县的一众大夫义无反顾地踏入了河下郡地界。众人各自登车,叶大夫和县丞受邀请与郡守同车,路上便将青山县的安排告知。</p>

    他们这些人里,一半是大夫,一半是跟随的。大夫有积年的老大夫,也有刘五娘、刘半夏、黄九郎这样的年轻学徒。人人都会接种牛痘,只是在其他医科上各有所长所短,比如叶大夫专长是伤寒,而刘五娘于妇产颇有建树。</p>

    这次他们的分工基本也就是如此,跟随者维持安全、雇请当地健康的百姓看护病人,擅长内科的叶大夫等治疗患者。</p>

    夏郡守对牛痘法非常感兴趣,一路上反复问着细节。叶大夫知道李咎心里是想将此术公之于众——最好能启发别人将其他“疫苗”也弄出来,故而知无不言,从《百家杂学》上的基础理论,到李园授课的详细内容,到操作要点,一一详述与夏郡守。</p>

    夏郡守见他们处处都已经考虑到了,为了照顾本地女子和小孩儿,甚至还让儿科、妇科大夫也学了接种疫苗和照顾患者,对于种痘之法也没有藏私的意思,心下不由好感倍增,十分敬佩 ,道:“难为李先生想出这样的办法。若真的有效,该是我们大雍的医神了。”</p>

    叶大夫道:“何至于此,咱们李老爷这两年做的好事真是数都数不过来,好些人都惦记着想给老爷立长生牌位呢,只是老爷不让立。”</p>

    “哦?能否仔细说说?听起来除了这种痘法儿,还有别的事?”</p>

    “有粮食,有赈济贫民,还有教百姓读书认字……”</p>

    叶大夫与县丞同夏郡守叨叨了一路,马车行了半日,终于抵达了河下郡收治病患的地方。这地方可比青山县看着穷苦多了,众人顾不上休息,忙着按照李园的要求整理房间,通风、消杀,划分片区等等。整好了房间就要按轻重症将病人分别收治。而那些还没染上天花的人,便要陆续接种疫苗了。</p>

    大雍对牛痘法并不了解,李园提出地免疫法尚未传播出去,绝大多数人都对此毫无认知。</p>

    非常恐惧天花的穷人是乐意的,这时候别说接种牛痘了,只要告诉他们这个法子可以避免得天花,叫他们自残大概他们都愿意。但是尚有余力买药问医的人家却不是很情愿。幸而夏郡守第一个出面响应,当了燕州两道第一个接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