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交税这件小事XinShuhaige.COM(第1/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尤复寄住在黄致的别业,专心致志从李咎那里挖掘新知识。他用一张老实憨厚的脸和黄致的敲边鼓,从李咎手里“借”到了一个显微镜和全套制作涂片的工具,就着这套工具,徜徉在新知识的海洋里,完全诠释什么叫求知若渴。

    李咎一边写《百家杂学》,一边带着学生做各种实验,一边应付尤复和黄致两人的千奇百怪的疑问,不几天就等到了交税的日子。

    王得春亲自看着长工们将交税的粮食称好捆上马车,到最后一车装好了,他便跳上车辕,随车一起去县衙收税的粮仓。

    李咎让罗家父子牵出阿宅来,叫上了哑巴一起跟去征税的地方乔什么情况。

    王得春已经合计好了所有税赋徭役,一路上和李咎仔仔细细地解释内里的事。李咎才知道,原来徭役可以用钱代替,但是粮食不行,粮食必须用实物去交,因此除了交额定的税,还要多交一些“路上的损耗”。此外,县里的财政收入,除了国库的款项,就是地方自己征收的杂税。

    这倒也解答了李咎的一个疑惑,为什么大雍朝廷规定的税是十五税一,但是实际上许多地方佃农要缴纳的税赋租等占全部劳作结果的八成以上,即使是有土地的自耕农,也要上缴至少五成粮食和布匹。

    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好就好在这里,统一了税赋。虽然后期免不了被架空执行,沦为一纸空文,好歹也推动了赋税制度改革。

    现在这个状况,说什么都为时过早。那些后来很好的税赋制度,现在可未必就好使。但是不管怎样,压在农民身上的负担,实在太重了。

    也不知是李咎的名气在外,还是王县令仁善的缘故,至少青山县的征税工作相对和平许多,如数如量拖去入仓就完事了。一切都井然有序,并没有李咎之前听说的淋尖踢斛等事。

    王得春主动与李咎解释:“咱们县令是好人啊,上头说是十五税一,七七八八算下来,一般人家也就交个十之三四。就这点钱,要管整个县衙吃饭,还要管里里外外的修路铺桥、雇人做活,不容易的。”

    “县令大人持家有道,于当地百姓是幸事。幸而我在这里落了脚,若是选在那横征暴敛的地方,还不知怎样?”

    王得春压低了生意,悄悄地与李咎说道:“主家想多了,若说多收几个杂税,的确不罕见。横征暴敛却轻易做不到,上头盯得紧……再者,也还没到土皇帝横行于世的时候。”

    说到底还是战乱结束没多久,天下都在休养生息,民无余财,想打劫也没有可以打劫的东西。

    李咎摇摇头,心里盘算起明年的农事安排。

    交完田税,李咎将徭役的钱也一并交了。沿路看着满面风尘的农夫和农妇,似乎脸上仍是常见的麻木和忧心忡忡,想想觉得有些不安,道:“今年咱们县尚算风调雨顺,就是台风也没刮到这里来。收割的时候没有下雨,要水的时候也没有干旱,咱们县的农家大约都交得起税赋田租?”

    王得春道:“主家是不是想置办些田产,或是再雇请些人手?”

    李咎原是担心有收成不好家破人亡的情况,于是道:“……就算是。”

    王得春道:“那可定有。没天灾也有人祸,何况没大灾有小灾!说起来城南小苍山村,因为看了咱们门口的展板上的故事,还真躲了一次大祸呢!咱们家隔壁王婶儿有地在那,昨儿他们家农户交租子,特意打听老爷在哪,说是要给老爷供长生牌位。他们村里的小孩儿赶集看了展板,回去就琢磨自己村子里的事儿,那天瞅见上有裂缝下有隆起的,就嚷嚷着要滑坡了,一定把山下几户人家都吵了起来,算是救了他们的命。不过听说毁了好些田,这些人家,铁定是交不上租子了,搞不好还有家里人受了伤……”

    王得春叨叨了好几个县城附近的因灾或因人祸致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