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某幸在合伙人都是人间值得(第2/2页)  带着仓库回古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又放出几卷不同颜色的桃花花枝的雪纺,让幺娘和三九给大家分分,做几身漂亮衣服。

    赵家之行非常顺利。赵县丞全家都对李咎印象极好:大方洒脱有钱,还能顺道捎一下他家的前程。

    赵县丞听明白了李咎的来意,当即茶也不喝了,点心也不吃了,那些美美的布也不看了,给夫人丢下一句“给我留半匹硬骨纱”,就急急忙忙带着李咎去王县令家拜会。

    王县令对于他俩登门有些意外,李咎虽然已经猜着“王先生”就是县令,真正见了面,还是免不了假装一下吃惊,几人再打趣寒暄几句,时间就到了黄昏。

    王县令家的厨房送上几碟小菜和米饭,三人边吃边商议底下的事情。主要是王县令问,李咎回答,赵县丞敲边鼓,很顺利。

    修路和翻新屋舍不算小事,里头还牵扯着地图、计划、地界、户簿等等一大堆事情,但是双方有意,又是好事,就不难谈。

    王县令自然是乐意之至,他希望治下百姓少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以才搞了济贫处,主持建了那几个居养堂、福善堂、居善所。每天眼睛一睁,济贫处几个福利机构里头就有几十上百号人要吃喝,米粮又能从哪来?

    虽然牙行卖面子,有零散的活计都往那边派,好赖能让济贫处的人有一顿没一顿的不至于饿死,不过,到底青山县太小了,并没有那么多养家糊口的工作。除了顶头几乎人家习惯使唤人外,从中间的地主富商等往下数,家家户户都是自力更生为主,实在有个不凑手的才找人帮忙打打短工。

    是以这些福利机构里的人也不过是勉强能活,比外面的叫花子多一个遮雨的棚盖罢了。至于屋舍倾圮,也只能搜刮些棕榈叶、茅草之类的加固。

    李咎提出来给济贫处翻新房屋,并且尽量使用济贫处的人力,按照李园的规矩包吃给钱。当然为了防止有人浑水摸鱼偷懒躲赖,李咎会派工头驻场。

    王县令飞快地算了这笔账,嗨,那些工钱换成最差的米粮能过个把月呢,李咎愿意出这笔工钱,是济贫处的福分,他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至于修路就更不必提了,自古来修桥铺路都是大善事。王县令还愁县里的道路七歪八扭,下雨天不是漫灌就是泥水一滩滩的歪七八糟,哪场雨后不得修修补补,想彻彻底底地翻修、加修,缺钱又缺人。李咎规划的那段路加起来总得一里多,而且连通的是码头到内城,真的做成了,就是扎扎实实的便利。

    两件事王县令都乐意花大气力去推——他只是动动嘴,赵县丞自然去盯着底下的人做事,出钱出人是李咎的事情,最后落成了,他心里高兴,政绩上也漂亮,百姓得实惠,三全其美。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王县令亲自将二人送到大门外,目送李咎和赵县丞登车去了,还殷殷挥着手。

    李咎有点感动。

    王县令是科举出身,实打实的进士,无钱打点才只谋了个知县的差事。再怎么没钱人家也是进士,进士送白身和胥吏送到出门登车是什么概念?折节下交。

    有这么一个县令在,万事都简单得多。政令帮忙自不必多提,也不必担心本地大户人家合起伙来算计自己。

    这场修桥铺路赈济贫困的功劳,也不算白给的他。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