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4章 沈尚书兴奋了起来(第2/4页)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的本质不变,无论是什么物资用来中盐,都需要送到边境进行换取。</p>

    这也是开中法的核心所在,由民间承担运输途中的折损。</p>

    所以事实上,天子说的这个变通之法,倒也不是不行。</p>

    将银两给付户部,由户部购置修缮城墙的材料,运送到边境用于加固城墙,也算是开中的一种。</p>

    只不过,运输的过程是由户部来承担了而已。</p>

    但是,人家多给银子了呀!</p>

    天子可说了,按照原本应当运到边境的粮食折银的二倍给付户部,以补偿在运输上的折损。</p>

    三万盐引,一万茶引,如果按照开中的法子,边境收到的粮食折算成银两,大约二十五万两左右。</p>

    但是实际上是不足的,因为茶引并不严格实行开中制度,管理相对松散,并不能和盐引一样产生这么大的收益。</p>

    但是天子既然这么说了,那么盐引和茶引肯定都是按这个来办。</p>

    二十五万两,翻上一倍就是五十万两。</p>

    粮食等货物,就算是在路上再损耗,也不可能到这个地步。</p>

    因此,按照这个法子,朝廷肯定是赚的!</p>

    沈尚书不得不承认,他有点心动了。</p>

    要知道,上一回二十多家勋戚联合起来,也才凑了三十万两银子。</p>

    虽然天子说了专款专用,这银子就算到了户部手里,也要用于修缮边墙。</p>

    但是,这玩意对于穷疯了的沈大司徒来说,还不是左手倒右手的事。</p>

    既然边境有银子先用着,那么明年的预算就削减点不就成了,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那可海了去了。</p>

    什么,陛下您不同意?</p>

    那要不,工部修河的预算削减一点?</p>

    都不能削?</p>

    《臣户部尚书沈翼请致仕疏》</p>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沈司徒已经熟练掌握了耍无赖的各种技巧,只要能弄来银子,让他干啥都行!</p>

    不过,就在他张口想要答应下来的时候,沈尚书还是及时的刹住了车。</p>

    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p>

    多年的仕途生涯告诉沈尚书,事出反常必有妖。</p>

    天子既然盯上了盐,茶,无非是想要银子充裕内帑,但是照这个法子,早晚赔死。</p>

    要知道,这个世上如果说最追逐利润的人,就是商贾之辈了。</p>

    但凡是有那么一丝丝的空隙可钻,他们都会挤出一个大口子。&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