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岷王府的糟心事(第1/3页)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皇兄何故造反? 1说网()”查找最新章节!</p>

    说起大明朝的宗室,有安分的也有不安分的,但是岷王府的这一摊子事儿,就算是在整个宗室里头,也算是让人糟心不已的。</p>

    作为太祖皇帝的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在他的兄弟们当中年纪并不算大,才能也不算出挑,很是平庸。</p>

    洪武二十四年,刚满十三岁的朱楩被封为岷王,封地岷州,不过因为年纪还小,当时并未就藩,而是在十五岁大婚之后,才前往封地。</p>

    不过,这个时候,他的封地被从岷州改到了云南,以防备云南沐氏。</p>

    从洪武二十六年,到洪武三十一年,这位岷王爷在封地当中,可谓是风光无限,军政税赋一把抓,真正不愧对一国之王的称号。</p>

    然而好日子总是不长久的,建文登基之后,开始削藩,他的好几个兄弟都被先后以各种理由废去或诛杀。</p>

    朱楩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他之前跋扈的种种行径,在这个时候都被人当成了把柄,被沐氏一杆子捅到了建文面前。</p>

    于是,朱楩从手握大权,高高在上的亲王,被废为庶人,流放漳州,直到靖难之后,才被恢复了爵位。</p>

    但是这位岷王爷,到底是作威作福惯了的,刚回封地就故态复萌,再次被沐氏弹劾“擅收诸司印信,肆意杀戮吏民”。</p>

    整个永乐年间,他的岷王位被废了三次。</p>

    直到最后一次,太宗皇帝忍无可忍,索性废去了他的王府官,将他的护卫队彻底削减,只留了几百人,才算是勉强让他安分下来。</p>

    与此同时,因为接连几次的小报告,导致这位岷王爷和云南沐氏已经势成水火,几乎到了有你没我的地步。</p>

    于是在洪熙元年,仁宗皇帝不得不再次改换朱楩的封地,将其迁到了湖广一带。</p>

    经历了这么几番大起大落,这位岷王爷总算是修身养性,不再闹出什么乱子。</p>

    当然,也是因为手里的权都被收了,又被换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封地,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p>

    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p>

    老岷王刚安分了没几年,他那几个儿子又闹腾开了。</p>

    洪武时代,太祖皇帝很喜欢让皇子和功臣联姻,朱楩自然也不例外,他的正妃袁氏,乃是后军都督府袁洪长女,位高权重。</p>

    袁氏所出二子,嫡长子朱徽焲在永乐年间便被封为岷王世子。</p>

    然而就在宣德初年,这位王世子,却突然和自己的亲兄弟,也就是如今的镇南王朱徽煣闹翻了。</p>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p>

    彼时,朱徽焲已经三十岁,受封王世子足有二十个年头,但是一直没有儿子。</p>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