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中场休息(第1/2页)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循的话,得到了在场许多大臣的认同,当下便有不少人出来附和。    “确实,若些许金银,可以救回天子,我等自当竭力!”    “天子乃社稷国本,纵然一时蒙难,我等也需保证天子安危……”    “陈学士之言有理,还是要顾虑贼虏羞怒之下,对天子不利。”    要知道,在场的不止是有于谦这样的部院大臣,六科十三道,大理寺,通政司等各个衙门,都至少有一位掌事官出席。    他们在朝廷当中,不受重视但是却不可或缺。    官职不高,但是却是中坚力量。    他们不像尚书侍郎们一样,忧心的是社稷江山。    对于他们来说,官位的升迁,个人的前途,显然更加紧要。    救回天子本就是大义所在,跟着喊喊也不会有事。    若是真的因此而使得天子归京,那么自然有叙功之时。    大佬们吃肉,他们也能跟着喝两口汤。    朱祁钰瞥了一眼于谦,见他脸色沉郁,目光闪烁,几次想要开口,都没有说话。    如今的于谦,还不是身负力挽天倾之功,名望实力都达到顶点的于少保。    现在的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品大员,兵部侍郎而已。    在朝局当中,算得上有些份量,但远远不到大佬的级别,甚至就连陈循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也要比他高一些。    毕竟陈循身为翰林院学士,又入直内阁参赞机务,名望地位不容小觑。    依着于谦的想法,瓦剌的要求是一个都不能答应的。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对方就会不断得寸进尺。    而且朝野上下,必然会因为该让步到什么程度,而争论不休,进而失去坚定的抵抗之心,最终酿成大祸。    但是如此一来,天子的安危必然会受到威胁。    于谦只是秉性刚直,但不是傻子,这种场合,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心里是清楚的。    陈循的话,有理有据,又得到了在场许多大臣的附和,他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只会被人攻讦为包藏祸心,意图不轨。    但是若是一言不发,任由陈循的提议通过,于谦又心有不甘。    故而一向果敢的于谦,此刻罕见地有些难以决断。    这个时候,朱祁钰说话了,不过他不是对着群臣说的,而是对金英说的。    “金公公,来前本王听说,太后娘娘召了喜宁和岳谦觐见,如今二人可是出宫去了?”    朱祁钰没有刻意的压低声音,所以在场的一众大臣都听见了。    听见之后,原本的议论声也渐渐停了下来。    喜宁和岳谦这两个名字,对于在场的大臣们来说,虽然是个陌生的名字,但是所幸老大人们的记忆力还不错。    刚刚军报里头刚刚提过这两个人的名字,此刻他们还不至于就忘了。    这二人似乎就是被虏贼派来,勒索金珠财帛的人。    嗯,虽然名义上,是天子派过来取用金银,“赏赐”也先的,但是老大人们心里自动转换成了更符合实际的说法。    眼下的京城里头,要说最关心天子的状况的,非宫中的太后娘娘莫属,故而这两个人被送进京城,太后娘娘是必定要召见的,这很正常。    在场的众大臣关心的是……    太后娘娘会如何处置此事?    “回王爷,是。”    金英不知道朱祁钰这么问的用意,但是想来,和刚刚殿中出现的分歧有关,故而他回答起来十分谨慎,道。    “不过内臣一直在集义殿中随王爷议事,具体情形如何,内臣并不清楚。”    这明显是推托之词,朱祁钰虽然一直在王府当中,但他派成敬一直盯着宫里的动向。    出门之前,成敬已经对朱祁钰说了,在他进宫之前,喜宁和岳谦等人,就已经带着一大堆东西出城去了。    不过朱祁钰也没有揪着金英不放,而是道。    “既然金公公不清楚,那也无妨,兴安,遣人去慈宁宫问问,喜宁和岳谦如今身在何处?”    兴安领命下去。    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