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四个现代化(第2/3页)  辛生明的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蓝星上的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化石能源都是工业的命脉,直到二十一世纪才逐渐转向清洁能源。这个世界没有化石能源,但有可替代的油料植物,而且他是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参考下笔记本电脑里的资料也可以造出适合这个世界使用的内燃发电机,但想到这个世界堪称变态的环保意识,辛生明觉得还是算了,直接跃进到清洁能源时代吧。再说目前只有他自己需要用电,最多给李平阳的将军府通上照明电,风力、水力甚至人力都可以作为动力源,他需要的只是最简单的发电机、蓄电池和白炽灯。在他原来的世界,华国农村的家庭小作坊都对这些东西毫无压力,辛生明不信在他的指导下,已经达到冷兵器时代颠峰的大楚皇家工匠做不出来。    想起那几百万本电子书,辛生明相当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一直在为穿越作准备,因为是工学、农学双学士,中医学硕士,以及攻读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需要,他的笔记本电脑里几乎储存了一套完整的工业、农业和中医学体系。有电脑里的庞大资料库支持,辛生明甚至有信心引导这个世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惜他没学微电子,要不还能让这个世界往前再迈一步进入信息化时代。    想到“四个现代化”这个词,辛生明不禁笑出声。沉思的时候辛生明经常两眼发直,看到他勾勾地盯着自己半天没动笔,还笑了,李平阳以为自己脸上还有脏东西,羞恼地说:“你笑什么,快把那个什么平板给我当下镜子。”    “好的好的。”辛生明慌不迭地答应,同时再次意识到这个世界太奇怪,超前的环保理念不说,明明是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推开新时代的大门,就是走不过去。玻璃器皿据说已经在大陆上使用了几千年,却一直没出现平板玻璃,自然也没有玻璃镜,更没人造出凹凸透镜发明望远镜。给他的感觉,这个世界的土著没有创造力,只会死板地应用前人传下来的知识,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文明竟然发展到这个高度,怎么想都觉得不合理。    想到这,辛生明拿起面前的玻璃杯晃了晃,问道:“姐姐,这种杯子你们这也叫玻璃杯吧,贵不贵,能生产的地方多吗?”    “是叫玻璃杯,沙子做的东西,沙子比高岭土多,做起来也比瓷器快,到处都有做的,质量一般的很便宜。”    “那——那怎么不做点玻璃板,哦,就是像桌板这个形状的,玻璃板挺有用的。”辛生明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    “玻璃——板?”李平阳不解地说道,“玻璃做成的板没什么用吧,装不了东西,再说板子也不好吹啊。”    敢情这里的人认定玻璃就是用来做装东西的器皿的,而且工艺只有吹制一种,真是死脑筋!辛生明估计这里的玻璃制制品全都是一次成型的,这里的人可能都没尝试过切割成品玻璃,不懂得切割,就算偶尔做出一块玻璃板也想不到实用价值,只能当个工艺品或者用来炫耀吹制技术。    既然玻璃生产在这个世界是普通技术,辛生明就不客气了,把玻璃工匠也添到清单里,对李平阳说过几天会送她两样特别的礼物,而且应该在发电设备出来之前,如果李平阳缺钱,还能凭那两样东西小赚一笔。李平阳问是什么礼物坚决不松口,只说到时候就知道,现在说就没有惊喜了。    “不说就不说,不要到时候只有惊没有喜就行。”李平阳嗔道,觉得遇到辛生明后心情都好得多,总想笑一笑,一天比以前一个月想笑的时候还多,是以前缺个懂事的弟弟?    大功告成把清单交给李平阳,辛生明抱过小九掀开窗帘跟她一起看欣赏新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的街景。还是那种感觉,这个世界很奇怪,精神文明远远超过物质文明。    街道被中间的绿化带分成两半,每一半都画了线,分成骑马区、行车区、步行区,全都靠右行进。路面很整洁,几乎看不到一片垃圾和一块污迹,路边每隔不远就有一组四种颜色的垃圾桶,竟然还是分类的,时不时有行人主动捡起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