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一去五十里(第2/3页)  辛生明的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辛生明再来的时候她都已经不在了。    “慢慢来吧,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三代十代八代,总有能实现的时候。”发现李平阳情绪很低落,辛生明安慰道。一直在考虑怎么养活自己和小九,当官没那么多心眼,经商或办实业没资本也没经验,当医生的话,不知道这里的人身体的内部结构和蓝星人是不是一样,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熟悉的药材,封建王朝知识通常垄断得厉害,同时老师的地位也比较高,辛生明想还是当老师最靠谱。就说基础知识是通用的,他可以办个学校传授自己掌握的东西,万一出现几个天才,会大幅度缩短实现目标的时间。何况无人机要用电,他带的电池加起来只够用一天,不想办法充电以后就用不了了,但制造发电设备光他一个人不行,说到底还是要教一批学生,不如直接办个学校一步到位。    “办学校,教学生?”学校这词李平阳没听过,但照辛生明话里的意思,应该类似于太学,属于教书育人的地方。心说难道辛生明是教化使?难怪脾气这么好。教化使往往会带来盛世,李平阳觉得比接引使更好,接引使受益的是少数人,教化使则会全天下都得利。再说谁规定教化使只管教化不能带人回青城的,以前每次开天门都只降临一个人,惟独辛生明带着小九,回去的时候多带个人是不是也可以?想到这,李平阳便说她会全力支持,她自己办不成的事,就找舅舅找父母以及其他亲戚朋友帮忙。    终于找到工作了,辛生明心情很好,也有充足的理由向李平阳询问这方世界的更多情况。李平阳没觉出任何异常,毕竟天门五百年未开,世间已经沧海桑田。通过李平阳的介绍,辛生明发现这个世界基本上达到冷兵器时代的颠峰,只是好东西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资源分配极不平均。    这个世界没有石油和煤炭等化石能源,是真的没有还是埋藏太深一直没被发现不清楚,也许正是能源的制约导致进不了工业时代。不过辛生明同时还了解到,有一些特殊的油料植物应该能替代化石能源的部分功能。    大陆上有风车、水车,也有四通八达的沟渠,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旱灾,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灌溉都没问题。耕作工具已经发展到机械化之前的极端,肥料广泛使用。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农作物产量竟然极低,李平阳解释说好种子越来越少,稍好点的都被世家大族看得严严实实。可见这个世界没有育种技术,世家大族的做法进一步隔断自然杂交的渠道,加剧了种子的退化。    没有火药;造纸技术比较成熟但好像产能有限,实行配额制;有简单的雕版印刷,因为油墨问题印刷质量很差,基本上没人使用。从李平阳的描述分析,应该是以前某个朝代的世家大族子弟认为印刷品千篇一律不上档次,从而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用进废退,所以以前的好油墨逐渐失传,现在也没人去研究改进。不过这个世界的教育以族学为主,剩下的就是零星的师徒传承,太学是惟一的公办教育机构,印刷术其实没多大用处。    聊着天,时间就过得很快,不经意间无人机已经飞回来,并自动降落在起飞点。楚棠她们估计还需要十多分钟才能回来,这个时间差不多能测完升限,跟李平阳说了下,辛生明设定无人机笔直上升。    让激光测距仪测出的相对高度、气压值以及根据蓝星气压变化换算的海拔高度同时显示在屏幕上,辛生明发现这个世界的气压下降得比蓝星快,按照两个高度值估算,气压下降速度比蓝星上快百分之十五左右,如果气压变化是线性的,无人机在这个世界的升限应该是7000米左右。事实证明辛生明的判断再一次正确,气压高度显示8260米,相对高度6980,无人机就不再上升。辛生明只能遗憾地告诉李平阳:“你们这气压降得快,只能飞十一里高,不知道还能不能飞过昆仑山。”    “十一里已经很可以了。”李平阳却很满足,兴冲冲地说道:“能不能飞过昆仑山咱们到时候试试吧,昆仑山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