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章 坐狗(第1/2页)  秦陵禁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以前江湖上有个绝技,叫坐狗。穿一大袄子,腰间绑跟木条,去乡下,看见路边的野狗,先用烧熟的马肺引诱,等狗一上前,趁着低头吃东西,左手按头,右手掐脖,反把着往腰上一靠,狗骨头就断了,连一声都叫唤不出来。

    然后挂在腰间,大袄子一裹,跟个没事人一样,径自离开。

    狗肉温和,具有补中益气还阳的妙用,入冬之后,好多人好一口狗肉,老北京狗肉作坊的生意尤其火爆。

    一些在道上混的江湖汉,大多趁这季节,把这狗销往作坊,赚上一笔。老金当年在北京闯荡的时候,也下乡坐过狗,他们这种人,身上有股气,人看不见,狗能闻见。

    不管多凶的狗,闻到这股气,就像是与生俱来的恐惧,马上就蔫了。

    听到狗叫,一个穿着披着粗布外套的老头,冲了上来,手里拎着镰刀,紧张地盯着我们,“干啥的?”

    老头看了眼瑟瑟发抖的狗,咽了口唾沫,手里镰刀又紧了紧。

    老金说明来意,告诉他,我们是外面进来的,来调查河里的飘尸。

    老头不信,问我们给他的大黄吃什么了,大黄是这条狗的名字,老头说,大黄平日里见人就咬,谁也不敢靠近,你们肯定是喂他东西了。

    “大爷,犯不着,你要不信,你解开他遛两圈。”

    老头将信将疑,把狗解开,拉着在边上遛了会,大黄又开始活蹦乱跳,但见到老金,狗鼻子一抽,一连打几个喷嚏,始终不敢靠过来。

    见大黄没事,老头对我们的话,信了一半。

    老头叫狗五,是当地的船夫,平日里就开着船去河里捕鱼,有时候也帮着镇上的人送送货,不过现在河里出了飘尸,镇上的人连河边也不敢来,鱼又不好捕,他这日子也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得知我们是来调查河里飘尸的,以为是官道上的人来了,很高兴,“你们真能把事情查清楚,我也能带着大黄吃口热乎饭了。”

    狗五带我们去他住的地方。河边有个木板房,十几平米,房间里杂乱的摆着杂物,他一个人住,五十来岁还是独身汉一人,这些年就只有这一条大狗陪着他。

    我问他,见过河上的飘尸没?

    狗五长嗨了一声,说见过,“哪能没见过,头朝着水里,脚蹬在水面上,那头发就跟水草一样飘啊飘的,看着都瘆人。”

    “我跟你们说啊,这种飘尸在水里最有讲究,只有死了怨气不散的人,才会这么头重脚轻的飘着,怨气不消啊,是要拿替死鬼呢,把人拉下水淹死,就沉下去了。”

    狗五绘声绘色地说着,我听完觉得有点玄乎,问老金有没有这么回事。

    老金点点头,说有,以前黄河下游有个拗口,经常会飘下些尸体来,当地有捞尸的行当。

    一些船夫聚集起来,把尸体从水里捞起来,在尸体上找信息,联系家属来收尸。

    但这些人有个规矩,大肚子的女尸不捞,还有这头下脚上的飘尸不捞。前者是因为女尸阴气重,又有死胎,八字不硬的人不敢碰,后者是头下脚上的飘尸,怨气未消,有怨气的尸体一般都是在找替死鬼等着投胎,碰到了是万万不能沾手的。

    狗五听到这话,赞同地点点头,说,都是吃口饭,谁愿意把命搭进去。

    老金问他,能不能找到河里的飘尸,我们得去看一眼,回去以后也好做研究。

    狗五本来死活不去,最后在川子的多方开导之下,收了一千块钱,这才开着他那五人座的铁皮船,带着我们过去。

    从渡口出发,沿着河流一路直上,穿过一条山缝,我们绕到了一座山的背面。

    河面清幽幽的,水流也不急,我跟川子看着周围的美景,这时,狗五把船停在了河中间,抬手一指,提醒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