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3章 死亡谷(第1/2页)  秦陵禁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牛南躺在寒天冻地的雪上,身体卷曲着,毫无声息。

    带着震惊,我继续放大图片,在大雪背部,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玲珑塔,此时,图片已经变得十分模糊,四下里都是茫茫白雪,再找不到任何线索。

    更奇怪的是,这张图片,是牛南发给我的。如果牛南出事了,大概是有人拿着他的手机,故意发给我的。

    王教授喊了几声,我都没答应,直到川子拽了一下衣角,这才惊醒。

    王教授和刘老板看着我,有些疑惑。

    我起身说不好意思,回个电话。蹲在包厢外,点了根烟,我给金封山打电话,一连打了三四个,电话里依然是那句不在服务区的提示音。

    川子察觉到不对劲,拉开包厢门蹲在我身边,问我出什么事了。

    我点开微信图片,放大,递给他。

    川子拿着手机愣住,瞪着眼,说:“这不是老牛吗?”

    “是,老牛出事了。”

    “谁发的?”

    “他自己。”

    “啊!”

    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牛南这个人,常年背着包,天南地北的跑。怕麻烦,一个人又独来独往惯了,所以很少会跟别人组团。

    这回突然留下一条捉摸不透的短信,再出现时,却躺在了雪地里,不知生死。

    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很可能不仅仅是意外。

    抽完烟,川子问我怎么办,现在金封山又联系不上,秦灵没有联系方式,不知道什么时候找上我们,我跟川子虽然极力想找到牛南,可现在连他在哪儿都不知道。

    川子说,要不找那老教授问问。

    我没抱太大希望,点点头,现在求路无门,也只能这样试试了。

    刘老板很诧异,说我脸色不好,问怎么了。

    把手机放在他们面前,我告诉他们,这个人就是我朋友,出事了,但找不到地方。

    图片上的信息虽然很笼统,通过观察,王教授还是给出了一些信息。他说,这个月才刚入秋,再加上我国南北温差不大,即便最北部的地区气温也有10℃左右,所以不太可能出现大面积积雪。

    而我国有很多山地,因为高海拔的缘故,哪怕是夏季,山顶的温度也常年低于0℃,往往会形成一些终年不化的冰川。

    这些地方分布在高山和高原区,其中以昆仑山,横断山区,青藏高原这些最为明显。

    海拔高,气温低,又终年下雪,积雪不化,才会堆积出这么高的雪层。

    可就算这样,想要靠图片找到人,也不现实,一是占地面积辽阔,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就算组织大规模搜救,也很难做到。

    王教授叹了口气,让我不要着急,还是上报给当地警方,配合搜救。

    现在脑子里乱麻麻的,王教授的话,我也没听进多少,这时,刘老板却接过手机,疑惑间说了句:后面这座塔,跟我那伙计拍的照片有点像。

    说着,打开手机,放在桌上一比对,果然在一些细微处,找到相同的地方。

    刘老板和伙计最后一次联系,当时他还在格尔木,格尔木是海西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往南160公里就是甘肃,青海两省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也是青藏公路上一大关隘,因为过去就是昆仑山,常备人称作昆仑山垭。

    以牛南的尿性,他能出现在昆仑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特别是王教授翻译过来的西夏文,也出现昆仑山,让我不禁把两者联系在一起。

    正讨论着,手机屏幕一换,语音电话响了起来,是牛南打来的!

    抢过手机,我马上接通,声音却不是他,信号不好,声音有些卡顿,可我还是听清了,那是一道濒临死亡才会发出的沙哑声音,断断续续地说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