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章 牡丹亭(第1/3页)  篡位皇子的娇软白月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翌日天明。

    赈灾的队伍蜿蜒如长龙, 井然行至北城门处停下。

    守城门的小吏们冒着大雪走下城楼,两人为一列,散入出城赈灾的队伍中, 一一盘查。

    而赈灾众人也趁此时机,纷纷打开行装,做着最后的清点。

    毕竟这出了盛京城之后,一路向北,渐行渐荒芜, 也不知是否还有采买的机会。

    亦不知道……何日才能归来。

    一时间, 队伍中皆有些背井离乡时的悲怆。城门内, 也立满了前来送行的民众,大多皆是赈灾队伍中人的亲友。

    李容徽的目光正落于人群中,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里不住巡睃, 像是在寻觅着什么。

    大抵一盏茶的时辰, 一阵脚步声杂乱响起,却是随行的官员上前躬身禀报:“殿下,城门吏已经搜查完毕,我们可以出城了。”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声巨响自城门处响起,宏伟的城门左右分开, 让出一条可供驷马通行的大道。

    而此刻,李容徽也终于自人群中收回了视线, 那双浅色的眸子微黯,似有些失望, 但语声仍平静,听不出端倪。

    “出城。”他下令。

    随着他一声令下,随行的将士官员们纷纷上马, 这延绵如龙的赈灾队伍,终于开拨。

    李容徽一身玄色大氅,骑着逐影率先而行,仿佛只是顷刻间,便已自城门中策马而过。

    “小姐,你别走那么快,等等奴婢——”一声女子的呼唤声,透过千军万马,正落入他的耳中。

    此刻,他已出了城门,闻声身姿猛地一顿,却并不勒马,只迅速自马背上回首望向声来之处。

    只见绵延的赈灾队伍尽头,一名身姿纤细的小姑娘,正与她的丫鬟一道,费力地排开人群,努力站到离城门最近,让人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来。

    李容徽也确实望见了她。

    小姑娘穿了一件银红色的锦缎斗篷,乌黑的发间簪着同样鲜艳的红珊瑚簪子,立在这样苍白浅淡的冬日里,夺目得让人移不开视线。

    而小姑娘也看见了他,杏眼里铺上了一层明亮的笑影,微垫起足尖,隔着千万人,与他短暂地对望了一眼。

    惊鸿一瞥中,他看见小姑娘轻轻对他做了一串口型。

    ‘一定要平安归来。’

    李容徽微一颔首,骏马踏上铺了青石的官道,一路绝尘而去。

    *

    赈灾的队伍离开京城数日后,京城里的大雪也渐渐停了。

    棠音的日子,便也回到了与李容徽相识之前。

    天气晴好时,便入宫寻昭华打一两把双陆,聊聊最近几日里时兴的话本子,或是宫中的趣事。

    天雨或是降霜时,便窝在家中,与哥哥闲聊,或是打了绢伞去庭院中折了梅花,以清水供在玉瓶中养着。

    期间倒是在宫廷中与李行衍不期而遇了两次,但好在昭华强势,只要她不愿,李行衍倒也没法将她带到清繁殿里去。

    皇后倒也会下懿旨到相府里,召她去清繁殿陪着说话。但最多不过坐个一盏茶的功夫,玉璋宫便会来人请她过去,半点不顾及皇后的面子。

    如此反复几次,她与李行衍见面的时间加起来统共也没一炷香的功夫,但清繁殿与玉璋宫之间倒是愈发势同水火了。

    只俪贵妃颇得圣心,又有任刑部尚书的侄子可以仰仗,皇后即便再是不悦,也不能真将贵妃如何。一来二去,倒也不再下懿旨来相府,给自己添堵。

    日子也就这样平淡如水地过去,今日又是一个晴好的天气。

    棠音拢了一件镶兔毛的织锦披风,手里捧着一只暖融融的银手炉,正往庭院里走。

    昨日阴雨,她新制的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