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 蜡丸密信(第1/2页)  我在唐朝做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李恪进宫,将长安赛的举办情况给李世民做了简单的汇报,又邀请李世民亲临决赛现场,李世民爽快的答应了李恪的要求。然后,父子两人又讨论了些书法方面的问题,直到房玄龄有事禀报李世民,李恪才告辞退了出来。

    不是说他不想多接触一些朝政,而是他已经被李世民问怕了,每次都问他一些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他只能将自己知道的历史上解决方案说出来。

    而如此虽然取得了李世民的嘉奖,但也招惹了李泰、李佑和李承乾,更让长孙无忌对他格外重视起来,这让李恪觉得得不偿失。所以,他觉得能避的时候就避,免得过早暴露自己的能力,招他们的联合打击。

    从甘露宫李世民的御书房出来,李恪来到杨妃的千秋殿,跟杨妃汇报了自己这些天来的生活情况,这才在杨妃的叮嘱中离开了皇宫。

    长安城已经沉静在了冬日的严寒中,李恪骑在马上紧了紧衣服,对身边的陈其说道,;明天就是长安城赛的决赛,那件事情你一定妥善行动,不能延误时间,明白吗?

    ;末将明白。陈其答道。

    ;去孙少卿府邸。李恪吩咐道,然后,陈其在前带路,李恪一行朝大理寺少卿孙伏伽的府邸而去。

    孙伏伽,河北邢台清河人士。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长安县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颇有点要势的官员。

    李渊在长安称帝后,孙伏伽识时务的降顺了大唐王朝。武德五年,孙伏伽已是颇受李渊器重的官员了。这年十二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孙伏伽在角逐的30名举子中名列第一。

    进士科始于隋炀帝,但由于历史湮没,隋炀帝时的开科情况今已不祥,在华夏科举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便是孙伏伽。

    在;玄武门之变中,孙伏伽拥护李世民,鞍前马后奔走效劳。李世民即位后,赐男爵,食邑乐安,贞观元年,又提升他为大理寺少卿。

    然而,孙伏伽对隋朝多少还存在着一丝遗臣情节。正因为这个原因,李恪又是隋炀帝的外孙,在还未立太子的时候,力主李恪入主东宫的人中就有他。

    今天,孙伏伽下朝之后正在书房看书,就听见家人禀报汉王李恪拜见他,让他颇为惊讶。

    自从李恪回京之后,除了拜访过封德彝之外,就去过岑文本的府邸,不与任何朝臣来往,表现的很低调,今天怎么突然来拜访他,难道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忙让下人将李恪请到书房,吩咐没有自己的命令不再准任何人接近书房。

    李恪来到书房,和孙伏伽相互见过礼,坐在他的对面谢道,;本王今天来想答谢孙少卿在太子一事上对本王的支持,还有就是想请孙少卿给本王解决一个难题。李恪没有试探孙伏伽的立场,直接说道。

    孙伏伽对李恪的坦诚颇为感动,再想到李恪是前朝的血脉,又对他亲近了不少,;殿下有什么事情微臣能做的决不推辞,只是关于谢字,殿下以后还是不要多说,微臣担当不起。

    李恪笑道,;少卿言过了,你为本王做的事情岂能一个谢字就能表达本王的感激之情?本王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本王曾经在太子一事上的支持。李恪说的很诚恳。

    ;殿下不用再说,臣明白!孙伏伽被李恪的诚恳打动,;殿下有什么事情请说,微臣一定尽力而为。

    李恪看到孙伏伽微现激动的神色,心里也颇感意外,没有想到孙伏伽对他真情流露,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他忙将自己关于王甫的案子跟孙伏伽说了一遍。

    孙伏伽听的很认真,在他仔细听完李恪的叙述之后,神情严肃的说道,;王甫身为长安县令竟敢在天子脚下贪污舞弊,此事皇上肯定会严加彻查。所以,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