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为结盟绿林内争 明大义摒弃私利(第2/4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阳县的年轻人们杀死了东阳令,发动起义。大家群龙无首,于是请陈婴来当首领,自立为王。

    陈婴的母亲,是一个很有见识的穷女人。陈婴之母告诫陈婴说道:

    ‘孩子啊,自从我嫁到你家后,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你家祖上,有身居高位的贵人。

    你突然得到这么大的声望和地位,恐怕不祥。

    你还不如跟随别的英雄豪杰做事为好。事情成功了,你能得到赏赐;失败了,你也不是领头的人,祸害也不大。’

    陈婴听了母亲的建议,就于秦二世二年(前208),率领起义军两万多人,归属了项梁。

    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任命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的封地。

    陈婴的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抛头露面,自立为王,就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自保之策,对我们大有启迪。

    从私处讲,即使反莽大军失利,我们躲在幕后,不是抛头露面的领袖人物,最终也可能逃过一劫;

    从公事讲,奉刘氏为主,必定能够顺应民心思汉的要求,赢得百姓的拥护,获取莫大的利益。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以秦王朝与西楚王国项羽的兵强马壮,不可一世,最终还归于灭亡,也同样是这个民心向背的道理。

    我们兄弟,原先都不过是一介小民,草莽出生,在社会上并无多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我们之所以在绿林水畔啸聚,整天在刀尖火海上行走,也只是只图个温饱,苟延残喘而已。

    如果我们恣意妄为,逆天行事,违背天心民意,那是自取灭亡罢了。怎么能够希望,得到上天的庇护呢?

    大哥我曾经读过几天书,虽不算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但也算阅人多也,有些眼色。

    我仔细观察与我军谈判的南阳舂陵刘家军将领,刘縯、刘秀兄弟以及李通兄弟这几位义军领袖人物,个个是人中龙凤,英才豪杰。

    他们抱负远大,志向不凡,处事深谋远虑。统率的军队也纪律严明,一心吊民伐罪,是王侯将相的奇才。

    兄弟坚信,如果与他们合作,必然成功。

    这是上天保佑我们,为我们指出的一条明路!诸位兄弟,你们以为如何呢?”

    4

    王常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为绿林兄弟们,做着详尽的分析着,大家不禁心服口服,认为确实如此。

    绿林“下江兵”将领们,虽然桀骜不驯,孤陋寡闻,一个个性格刚强倔强,自以为是,但一向都十分佩服和尊敬王常的能力和品格。

    绿林“下江兵”将领们议论了一会,终于一致同意王常的决定。

    张卬道歉道:

    “还是王大哥高瞻远瞩,所见实在高明!我们感到十分抱歉!

    我们绿林兄弟,大多是市井小民出生,一向没有多少见识,不能深刻地理解大哥的好意!请大哥见谅!

    如果不是王大哥,我们可能走上不义之途!

    好,一言为定,我们就依大哥的建议,与刘家军结盟,共同打击官军!

    如有异议,背弃盟约,杀无赦!”

    自此,舂陵汉军将领柱天都部刘縯等,与“下江兵”首领王常,成丹,张卬等歃血而盟,结成盟友。

    刘縯、刘秀、李通等,欣喜而归。

    5

    以王常,成丹,张卬为首的绿林“下江兵”各将领,率领他们的绿林大军,向棘阳县城开拔,前去投奔汉柱天都部刘縯,接受刘縯的统一指挥。

    自此,“下江兵”各部与王匡、王凤的“新市兵”,陈牧的“平林兵”等绿林三部的兄弟,在棘阳胜利会师。

    绿林三部与舂陵刘家军一道,联合起来,开始对前队大夫甄阜,都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