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举义计走漏风声 王巨君急捕叛逆(第2/3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向自己的父亲李守,通报南阳举义一事,并通知父亲李守,率领全家老小,从京师常安撤离,秘密返回南阳。

    李通的堂侄李季,身带伯父李通的绝密信件,心急火燎地向常安而去,准备通知李通的父亲李守,逃回南阳。

    没有想到,在送信的中途,一路寒霜,李季却突然身患急病,病死在路途上了。

    李季随身携带的秘密信件,也跟着丢失,被官府衙役获得了。

    地方官吏如临大敌,紧急上报朝廷。

    舂陵刘縯诸兄弟,联合宛城李通兄弟、新野邓氏兄弟举义的消息,就这样走漏了。

    4

    平素里,宗卿师李守与南阳同乡黄显十分的友善。那时,黄显正在王莽的朝中,担任中郎将一职,可以看到呈上的信件。

    中郎将黄显,听说了李氏兄弟与舂陵刘氏兄弟勾结,准备谋反这件事以后,大吃一惊,知道李家大祸降临。

    中郎将黄显,知道了李氏兄弟与舂陵刘氏兄弟聚义这件事情以后,认为情况紧急,就立即叫来好友前宗卿师李守,告诉真相,与李守出谋划策,商议自救之策说:

    “大人:

    如今南方盗贼群起,关门禁严,巡查十分严密,你想独自逃回南阳郡,已经十分困难。

    而君身长九尺,状貌非凡,不容易掩盖你自己的行迹。请问大人,你打算如何逃生呢?

    如果大人你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地想独自出城,逃回南阳郡去,必然引起朝廷的怀疑!

    你不如以退为进,主动向皇帝请求自归。即使事情最终不能成功,你也可以借此避免灾祸。”

    “中郎将大人言之有理,李某领教。”

    李守认为有理,听从了中郎将黄显的建议。

    于是,李守立即上书王莽,请求辞职自归。李守的上书,被留在了阙下,还没有得到王莽的批准。

    李守回到家里,突然听说了侄孙李季上京之时,因病死亡,而护送的秘密信件,已经丢失的消息。

    李守大惊失色,知道刘縯、李通兄弟举义的事情,已经败露,急忙打算,偷偷地逃出常安,溜回宛城。

    5

    此时,奏报传到了王莽跟前。

    王莽知道李守之子李通兄弟,参与了舂陵刘縯诸兄弟的叛乱密谋之后,十分震惊,急忙派军,前去搜捕叛党李通的父亲李守。

    最终,李守没有逃脱官府衙役的追逐,被官府抓住,关进了监牢之中,等待有关部门审讯。

    听说朋友李守被抓,中郎将黄显心急如焚,急忙上书王莽,为李守求情说道:

    “陛下:

    臣听说,李守闻听儿子无状的举动以后,并不敢逃亡。李守这人,一向忠心耿耿,讲究信用,所以他独自归命宫阙,回来向朝廷请求赎罪。

    臣黄显,愿意同李守一道,迅速赶到东方去,说服他的儿子李通等人,停止反叛,归降朝廷。

    如此,则可以瓦解叛贼乱党的势力。

    如果事情不能如愿,臣愿意同李守一道,被朝廷依法诛杀,死而无怨,以报答皇帝的大恩。”

    “中郎将大人言之有理,容朕细细思考一下,再做决定。”王莽信服,准备同意中郎将黄显的请求。

    此时,刘縯见聚义之事已经败露,遂先下手为强,开始在舂陵誓师,起兵反莽。

    前队大夫(南阳郡太守)甄阜,属正(郡兵司令)梁丘赐两人,急忙再次上书朝廷,将刘縯与李通等人勾结,聚众欲图谋反的详细经过,奏报了王莽。

    此时,有平日里与李守不睦的大臣,落井下石,将李守知道儿子李通造反的消息,独自开始逃亡,向宛城方向逃跑的经过,详详细细报告了王莽。

    王莽得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