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章 绿林军声势再盛 新王朝再剿乱民(第2/7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那么,将军您以及你们家族的福禄,必将保持无穷,功业将永垂青史。流芳百世。

    将军啊,新室皇帝已经成为孤家寡人,众叛亲离。

    你何必连累你的军队将士一道,一齐在荒野中毁灭,使你们的尸体,跟草木同时腐烂,身败名裂,让祖先的英名蒙耻,遗臭万年,遭人唾骂呢?”

    “冯大人,你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我和将士们奉命,去诛灭各地叛贼,朝廷却没有多少钱财粮草供应,只有依仗军力,四处掠夺百姓,早已经是怨声载道,人神共愤,与土匪盗贼的行径无异。

    我们名义上是奉诏平叛讨贼,实际上是荼毒生灵,残害百姓,与万千孤苦无助的百姓为敌。

    本将投身军营多年,怎么能够不清楚我们如今人神共愤的处境呢?

    陛下刻薄寡恩,冷酷无情,本将也十分清楚。

    恐怕事情最终无法成功,反而为我自己的家族亲人,招来大祸,落到当初翟义的境地,请原谅本将恕难从命!”

    更始将军廉丹,优柔寡断,执迷不悟,拒绝接受冯衍的建议道。

    冯衍见无法说服更始将军廉丹,只好说道:

    “将军好自为之!

    属下要告诫将军几句,违背天心民意,与万千百姓为敌,是没有好下场的!

    请将军多多保重,约束部下的暴虐行径,善待百姓,勿轻慢宗室豪杰!

    属下不愿意与将军一道,同草木同腐,现在告辞!请将军善自为之!”

    冯衍见无法说服更始将军廉丹,恐怕大祸降临,只好趁夜弃职逃离。

    更始将军廉丹属下的亲近部属士大夫等,见主簿冯衍逃离,预感大事不好,前途不利,也纷纷隐退。

    更始将军廉丹的处境,更加孤立无助。而讨贼大权,集中在不懂军事的主将太师王匡手中,廉丹更加无可奈何,明知结局悲惨,也发誓效忠新帝王莽。

    3

    到了此时,新王朝官军的征讨不断,但全国的平叛形势,却是越发严峻。

    全国各地,常常是一叛未平,一叛又起。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冬季,无盐县民索卢恢等人,起兵造反,反抗王莽的暴政。

    索卢恢义军,迅速行动,占据了无盐县城,响应三老樊崇统领的赤眉军。

    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得知消息,大惊失色,担心义军彼此呼应。

    见索卢恢义军声势浩大,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担心尾大不掉,遂率十万官军主力,进剿无盐县城,消灭立足未稳的索卢恢义军。

    不久,十万官军,就攻陷了坚决抵御的无盐县城,斩杀了索卢恢等流民将士一万余人。

    但义军的抵抗猛烈,官军将士,也伤亡惨重,折损了数万人之多。

    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统领的官军,攻陷无盐县城的胜利消息,迅速传到了京师常安。

    王莽得知官军大胜,如同打了鸡血,兴奋不止,当即召集文武大臣,庆贺胜利,赞扬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说道:

    “诸君:

    更始将军身经百战,足智多谋,太师将军年轻气盛,英俊有为,真乃帝国的栋梁之才。

    流民军一群乌合之众,早已经是冢中枯骨,已经不足为意了。

    传旨下去,表彰平叛的有功之臣。

    兹派遣中郎将王璠,捧着加盖了御玺的诏书,前往剿贼前线,慰劳更始将军(廉丹)和太师(王匡),进封二人为公爵,赐封有功的官员十多人,晋升侯爵,附城等爵位,以表彰他们屠灭盗贼的赫赫功勋。”

    当时,樊崇赤眉军别部校尉董宪等人的部队几万人,正在梁郡一带大肆活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