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6章 腥风血雨望太平 大厦将倾苦支撑(第2/4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中有的人上书,对王莽声称道:

    “陛下:

    臣能够不用舟船桨楫,就可以渡过江河,只要使马匹首尾相接,就可以运送百万军队渡江。”

    有的人上书,对王莽声称道:

    “陛下:

    臣不要携带一斗粮食,只需要服食一种药物,军队将士就可以不饥饿,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后勤保障等诸多问题。”

    还有的人上书,对王莽声称道:

    “陛下:

    臣能够上天飞行,一天飞行一千里,就可以深入匈奴汗国的心脏,帮助陛下前去侦察匈奴汗国的军情。”

    王莽听了那个声称上天飞行人的意见以后,非常心动,于是下旨,当场进行试验。

    那个声称能够上天飞行的人,不过是拿大鸟的羽毛,做成两扇翅膀,头上和身上都附上了羽毛,翅膀则用扣环纽带连接操纵,结果飞行几百步,就掉了下来。

    王莽见了,非常失望,开始明白,他们的技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也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但王莽硬要博取珍惜人才的名声,总希望能够遇到真正有价值的发现,所以并没有责罚他们,而是任命他们担任理军(三军技术官),赏赐给他们车马,让他们到时候一道随军出征。

    5

    当初,王莽想要设计诱擒须卜当、栾提云夫妻之时,曾经召集国师刘歆、前大司马严尤等亲信大臣协商此事。

    前大司马(全国最高指挥官)严尤,竭力反对,锥心沥血地规劝王莽道:

    “陛下啊:

    须卜当这人,一向与中原朝廷亲密友好。须卜当所管辖的部落,在匈奴汗国的右部。他的军队,也从来没有侵犯过我朝边境,与帝国相处十分融洽。

    而且,须卜当信任朝廷,常常事先将匈奴汗国单于栾提舆君臣的动静,告诉我们朝廷。他留在匈奴汗国,可以充当我们的耳目,对我们中原王朝是大有帮助的。

    如今,若将须卜当劫持,迎至京师常安,并安置到常安槁街(外国使节集中居住地区),那就失去了须卜当的重要价值。

    须卜当只不过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匈奴人质而已,对大新王朝没有任何益处,还可能会怨恨陛下。

    微臣建议,不如让须卜当继续留在匈奴汗国,侦察匈奴汗国单于的动向,充当我们的耳目,对我们更加有益。

    请陛下千万谨慎,万勿实施诱擒须卜当的计策!这样做,只会因小失大,挑起边塞纷争。”

    王莽自以为聪明盖世,不肯听从大司马严尤的建议,反驳道:

    “严大人,分割匈奴汗国,是朝廷既定的国策,怎么能够出尔反尔,说变就变呢?你身为朝廷重臣,怎么与朕格格不入呢?”

    见皇帝拒绝采纳自己的的建议,大司马严尤也无可奈何,只有干着急。

    6

    等到新王朝使节,如愿以偿地把须卜当、栾提云夫妻劫持到京师常安以后,王莽见自己的计谋成功,更加得意。

    王莽已经厌烦了严尤的劝谏,于是再次罢黜严尤的官职,准备派遣严尤和廉丹两位新王朝名将,率军前去,讨伐匈奴汗国。

    王莽特别下旨,命令给严尤和廉丹赐姓为“征”氏,称严尤和廉丹为“二征将军”。

    王莽命令“二征将军”出兵,诛杀匈奴汗国现任单于栾提舆,而改立须卜当为匈奴汗国大单于,以取代栾提舆的大单于位置。

    前大司马严尤,极有韬略,具备智谋和才干,是新王朝智勇双全的名将。

    “二征将军”严尤,一向反对王莽庸人自扰,肆意攻打四方蛮夷各族,挑起边疆事端,制造诸多敌人的政策。

    见王莽依然一意孤行,严尤借着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