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严司马镇抚南阳刘文叔初露锋芒(第2/9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汉代一斛粮食的重量,大约是三十斤左右。一斤谷,当时的市价,约合钱七钱多一点。当然,时代不同,谷物的价钱,也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普通家庭的成年人,一年的伙食费,大约需要四千钱左右。汉时的衣料很贵,一个人一年的服装费,与一年的伙食费大致相当。

    汉代普通平民人家的家资,大约是数万钱至十余万钱的样子。

    原舂陵侯刘敞家,被拖欠的田租达到了二万六千斛粮食,大约价值五百七十二万钱,这已经相当于六十户平民人家的家资了,还不说缴纳的实物税刍藁钱若干万了。

    当然了,这算是一笔十分庞大的财富了。

    尤其是对于已经被新王朝剥夺了爵位和封土的舂陵侯家族来说,这笔财富显得尤为重要。

    甚至可以说,这笔钱,已经事关舂陵侯家族几百口人的生存了。

    5

    此时已经是地皇元年(公元20年)了。

    家在南阳郡枣阳县白水乡居住的前舂陵侯刘氏家族,虽然已经被王莽的新王朝,剥夺了侯爵的贵族爵位,成为了平民多年了。

    但舂陵侯家族,依然是人丁兴旺,人口众多,私属土地很多,是南阳郡当地有名的名门望族无疑。

    家族族长原舂陵侯刘敞,有一个亲生儿子叫做刘祉。刘祉的年纪,实际上比刘秀都还要年长两岁,是刘秀的堂兄。

    为什么原舂陵侯刘敞,不叫自己的儿子刘祉出面,去替自己的舂陵侯家族打官司,却要让舂陵侯家族旁支的堂侄刘秀出面,去帮助解决舂陵侯家族的赋税诉讼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事情是这样的。

    当初,王莽刚刚担任安汉公之时,为了笼络天下人心,凡是参加年末祭祖,明堂助祭的刘氏宗室贵族以及诸侯,王莽都建议汉朝廷,给予了增加封土的奖励。

    王莽登上太傅,摄皇帝之位以后,手中掌握的大权更加稳固。

    王莽开始觉得,刘氏宗室已经成为了自己篡权的威胁,开始对刘氏宗室竭力打压。

    王莽先后建议朝廷,逐步剥夺刘氏宗族的贵族特权,降爵停禄,废祖庙,辱刘姓,严重损害了刘氏宗室的利益,引起了刘氏家族的不满和怨恨。

    当初,同为长沙定王刘发后裔的安众侯刘崇,与族弟舂陵侯刘敞,复阳侯刘豹等亲近的诸侯,在年末回京祭祖,在长安明堂参与助祭之前,就曾经秘密地聚集在一起,商议一道反莽,恢复汉室的权利。

    安众侯刘崇正当壮年,年轻气盛,当即慷慨激昂、大义凛然地对舂陵侯刘敞、复阳侯刘豹等亲近诸侯说道:

    “诸位兄弟:

    安汉公擅国权,众臣莫不屈从,社稷倾覆至矣。太后春秋高,天子幼弱,高皇帝所以分封子弟,盖为此也。本侯当为天下振臂一呼。”

    舂陵侯刘敞、复阳侯刘豹等亲近诸侯,心里十分赞同,秘密承诺。

    就这样,安众、舂陵、复阳侯等几支长沙定王刘发后裔的刘氏宗室枝属,就成为了最早一批,决心用武力去反抗王莽治理,用武装斗争去推翻王莽专权的刘姓宗室之一。

    居摄元年(公元6年),安众侯刘崇的反叛最终失败,更加引起了王莽对大汉宗室的警觉。

    虽然安众侯刘崇的反叛已经彻底失败,并受到了严厉的惩处,但王莽依然十分担心汉王朝宗室会群起效仿。

    王莽很清楚,舂陵侯刘敞、复阳侯刘豹等南阳诸侯,与安众侯刘崇的关系十分密切。

    于是,王莽秘密派人,前去收集舂陵侯刘敞、复阳侯刘豹等南阳诸侯,与安众侯刘崇结盟反叛的证据。

    舂陵侯刘敞、复阳侯刘豹与安众侯、安成侯兄弟只是口头协议,并没有书面盟约。

    王莽的手下臣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