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发奋学习谋仕进 时运未济空遗恨(第2/4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时,刘秀一心怀有的出仕做官、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美好希望,期望通过读书出仕,而出人头地的朴素理想,就这样彻底地破灭了。

    如今,刘秀被赶出太学,不仅断绝了出仕做官之路,出仕的希望,最终也彻底断绝,而且连继续在太学学习的资格也被取消,只有灰溜溜回家一条路可走了,前途可谓是一片渺茫,遭受一场沉重的打击。

    这种种令人愤愤不平的不公正待遇,怎么不令刘秀愤懑怨恨,悲愤不满呢?

    这样失望绝望的求学经历,让刘秀的朴素想法,逐渐地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如今,世事不平,前途渺茫。是不是伯升大哥一心谋划的道路,才是我们兄弟,最恰当、最适合的道路呢?

    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认为大哥是在胡作非为,不务正业呢?

    为什么大家都一致认为,伯升大哥的所作所为,是一种野心勃勃的造反行为,终将祸害家族呢?”

    刘秀心里困惑不已,又回想起了当初将到京师求学之时,大哥刘縯对他的吩咐和叮咛。

    4

    刘秀、刘安主仆二人,驾着破旧的驴车,朝着南阳郡的方向,凄然忧伤地渐渐地远去。

    看见刘秀主仆远去,想起刘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强华、严光、邓禹、朱祐、韩寒、张堪等太学同窗好友,都有些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的感觉,不由自主地黯然神伤起来,心里充满了悲观凄凉的感觉。

    “像我们这些平民学子,没有家庭背景,没有社会关系,如今虽然能够在太学里继续学习,但我们的前途,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出仕做官、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理想,也不过像海市蜃楼,空中楼阁那样,虚无缥缈啊!

    恐怕到了最后,我们大家的出路,也许和刘秀兄弟,也并没有什么两样啊!”

    强华、严光、邓禹、朱祐、韩寒、张堪等太学同窗好友都心明如镜,十分清楚,如今的朝廷任人唯亲,大家出仕做官,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何况,就是按照正常的进学规则,上万的太学生中,朝廷只录用甲乙丙三科,总共一百名,就是这样的难度,考中的,也都是凤毛麟角而已。

    大家都非常明白,他们大多数人的希望,其实都是十分渺茫的。

    想到这些,大家也更加清楚地理解和明白了刘秀的家境和心情。

    而且,新王朝局势动荡,官吏百姓都惶惶不可终日,都在忧虑着未来的日子,不知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的结局。

    如今,强华、严光、邓禹、朱祐、张堪、韩寒等,只有满含忧伤和同情,默默地看着刘秀、刘安主仆二人,神情怆然地,黯然地离去。

    但几年同窗,朝夕相处,刘秀雍容大度的气派,虚怀若谷的胸襟,坚毅宽厚的人格,处变不惊的反应能力,都给强华、严光、邓禹、朱祐、张堪、韩寒他们几人,留下了极其深刻,难以磨灭的印象。

    太学同窗们,一辈子都难以忘怀刘秀这个温文尔雅、心地善良、大度豁达、性格温柔的兄弟朋友,对他念叨思念不已。

    5

    刘秀、刘安主仆,赶着驴车,慢慢行进在日夜思念的南阳郡家乡的路上。

    刘秀壮志未酬,不免有些心情愁闷。他萎靡不振,郁郁寡欢,一副伤感落魄的样子,一路上沉默不语,不大肯与刘安说话。

    刘安知道三少爷的心境,默默跟在驴车后面,照顾看护着驴子。

    每当想起,未能完成大哥寻找战友的托付,未能实现自己的仕宦的理想之时,刘秀的心中,就有一种羞见江东父老的感觉。

    刘秀的脑海中,不时浮现出新王朝君臣,对他这样的前朝宗室子弟、穷苦士子忽悠戏弄的情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