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王巨君归罪下属 耿直臣暗生怨心(第2/4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陛下这样处事,不是明显的处事不公、有所偏私吗?”

    大司马逯并,接到皇帝申斥免职的圣旨以后,心里很是愤懑,不免有些忿忿不平。

    大司马逯并与太傅平晏同病相怜,私下议论道。

    “大司马逯大人做事理政,一向规规矩矩,讲究原则,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如今,大人却要遭受皇帝的贬斥,谁能够心服口服呢?”

    太傅平晏十分同情地对大司马逯并说道。

    “皇帝陛下,不是在欺负臣子吗?难道臣子真的那么愚蠢,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皇帝陛下之所以借日食,撤销臣的大司马的职务,不过是陛下从大司马位置上发迹,对我逯并担任大司马这一重要职务,不信任罢了。

    当初,讨秽将军严尤大人,从大司马位置上去职,不也是同样的缘故吗?”

    大司马逯并愤愤不平,继续抱怨道。

    “是啊,大司马大人,你说得很对!难道臣等,不明白陛下的心思吗?

    皇帝陛下自己,当初就是从大司马、太傅的位置上发迹,依靠权谋上位,最终登上皇帝宝座的。

    登基以后,皇帝陛下,时常私下分析自己,取得成功的因素,肯定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独掌朝廷的大权,不让大臣们分享、分割皇帝的权力。

    大司马大人,你发现没有,皇帝陛下登基以后,已经判若两人,对手下的亲密重臣越来越不放心了啊!

    大司空甄丰大人父子,国师公刘歆大人,大司马严尤大人,不是都是如此遭遇吗?

    陛下特别注意,防备手下的三公四辅等重要的文武大臣,以免大臣仿效,危害皇帝的权威。

    不说臣等,就是陛下当初最亲密的战友甄丰、甄邯、刘歆、严尤诸位大人,没有哪一个,没有受到陛下的猜忌和摒弃。

    皇帝陛下事必躬亲,不信任大臣,总是用各种手段,各种借口,去竭力限制和剥夺、削弱手下大臣的权力。

    不是皇帝陛下自己的至亲,如大司徒大人(王寻)、大司空(王邑)大人,那些皇室家族的重要成员,陛下绝不赋予他们重要的权力。”

    太傅平晏仔仔细细地为大司马逯并分析道。大司马逯并一听,顿时如梦初醒。

    “太傅大人说得太对了。

    陛下英明睿智,难道不知道这样猜忌、疏远大臣的严重弊病吗?

    在陛下这样的任职原则下,朝廷如今的现实就是,像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武重臣三公四辅,手中居然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权力。

    既然我们这些老家伙,只是朝廷的一个摆设,我们怎么敢对朝廷的事务负责尽责呢?”

    前大司马逯并继续抱怨道。

    “是啊,大司马大人。

    唉,既然陛下如今,如此地猜忌疏远我们这些忠心耿耿大臣,怎么能够希望,大臣们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地为皇帝陛下做事呢?

    大人啊,荣华富贵不过是身外之物。

    我们还是明哲保身,得过且过,乐得轻松自在,过一天算一天!

    谁人知道,老天会把人怎么样呢?”太傅平晏感叹道。

    前大司马逯并、太傅平晏,也无力扭转王莽的意志,一个个沮丧不已,有了疏远之意。

    4

    新王朝大臣中觊觎三公四辅高位的投机分子,很快就从王莽对大司马逯并、太傅平晏等三公四辅大臣的猜忌态度中,识透了皇帝的心思。

    于是,大臣们争先恐后地上书,争相指责三公四辅等大臣,指出他们理政时的失职和错误。

    眼见这些大臣,敢于公开指责、攻击三公四辅大臣的错误,王莽大喜,对他们特别提拔和亲信,下旨鼓励他们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