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刘伯升说服兄弟 刘文叔投身大义(第2/6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才刚刚十二岁,还不是十分醒事啊!

    舂陵侯叔父(刘敞-刘祉的父亲)与安众侯伯父(刘崇-舂陵节侯刘买曾孙),为了维护我们刘氏家族宗室子弟的利益,就密谋高举义旗,兴起义兵,反抗王莽的专制。

    那年的四月,舂陵侯叔父与安众侯依朝请之制,从舂陵一道去长安,参加朝廷的助祭明堂典礼。

    安众侯伯父见王莽大权独揽,篡位之兆已萌,就忧心忡忡地对舂陵侯叔父说道:

    ‘兄弟啊:

    如今安汉公王莽,专擅国权,恐怕迟早要祸害天下。而朝廷的群臣,却对安汉公阿谀逢迎,百般迎合,朝廷上噤若寒蝉,莫不曲从。

    看来,我们大汉社稷,很快就要倾覆了!

    皇太后年已古稀,圣上又冲龄,而安汉公权势熏天,无人能制!

    高祖皇帝当年为何要分封诸侯,难道不就是为预防今日之事的发生么?

    我们兄弟,乃刘氏子孙,难道能够对发生的事情置若罔闻,采取委曲求全的方法,对国难临头的局势,也置之不理吗?’

    叔父舂陵侯深然其议。

    二人秘密商议,最后决定,两人回到各自的封国以后,就立即准备,密谋为国讨灭逆贼,还我大汉江山社稷。到那时,天下义士,势必群起响应。

    助祭明堂典礼归来以后,安众侯伯父就与自己封国的丞相张绍,详细商量诛灭逆贼之事道:

    ‘丞相大人啊:

    照本爵看来,王莽那厮,肯定迟早要篡汉自立的。这样一来,就一定会伤害到我们的刘氏皇族的利益!

    可是如今,天下人虽然在心里反对他,都对他不满和怨恨,却没有人敢率先举义起事,对他进行讨伐。

    这实在是我们刘氏皇族之耻啊!

    本爵是高皇子孙,破贼卫国自然是责无旁贷!我当代表皇家,奋起一击。则全国定会群起响应!

    如果本爵率先振臂一呼,在舂陵率领我们的族人,高举义旗,大军西向,则大事就一定可成!

    大人认为如何呢?’

    张绍也是个忠贞之士,当即慨然应允道:

    ‘侯爷,如今的情形的确如此!微臣愿意听从侯爷的旨令,铲除叛逆。’

    安众侯和族弟安成侯(刘礼)以及丞相张绍等人,就带领集结的一百多人,前去进攻南阳郡城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希望攻下宛城,扩充自己的势力,建立反莽的基地。

    他们的准备并不充分,就仓促行事。结果他们连宛城的城门都没有攻进去,就被官军全部擒获!功败垂成!

    幸亏王莽当时,羽翼未丰,还有些忌惮我们刘氏皇族的势力。

    所以当时,王莽还没有敢于杀害安众侯、安成侯家族的全部家族子弟,只是夺去了他们的爵位,把他们统统罢为了庶人,安众侯的家宅,也遭水灌破灭。

    堂叔(刘敞)也受到牵连,从此低调行事。堂叔的儿子刘祉,本来有望继承父亲的舂陵侯爵位,一辈子安享荣华富贵的,却被王莽剥夺了爵位。

    舂陵侯堂叔(刘敞),为了我们刘氏皇族的权益,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他与安众侯伯父一道,孤军奋战,拼死努力地同莽贼抗争,是多么勇敢和义无反顾啊!

    虽然最后是功败垂成,但舂陵侯堂叔和安众侯伯父,也无愧于我刘氏子孙的英雄气概啊!

    堂叔(刘敞)这么为国一折腾,给刘祉小弟,就什么东西也都没有留下了。最后留下的,也许只有仇恨了。

    你想想啊,文叔啊,堂叔、伯父他们这些年高德邵之人,仍想努力地维护我们刘氏皇室的利益,力图恢复我祖先的伟大基业。

    虽然他们最终大事不成,但却是英雄豪杰作为。哪里是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