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 壮心不已暮年至 后继无人夕阳西(第2/7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宝座,如今终于踏踏实实地落到了朕自己的屁股底下,却并没有令朕的心里,感到踏实,感到满足,感到惬意。

    皇帝宝座,不仅没有给朕带来快乐和安逸,反而给朕带来了无数的烦恼和忧虑。

    有谁知道,朕时时刻刻都在担心,是否能够保住朕的这个皇帝宝座,传之于千秋万代呢?

    难道不会有阴谋家,觊觎朕的宝座吗?

    朕如今,就如同躺在了火山口上,上下不得,坐卧不宁,芒刺在背。有谁能够体会朕的这种感受呢?

    悔不当初啊!

    朕被攀龙附凤的臣属们,拥上皇帝高位,朕还能够回到从前那种逍遥自在的美好日子吗?

    恐怕到了如今,朕即使想禅位,重新将皇帝之位,交还给刘氏手中,也已经无法办到了啊!”

    想着,想着,王莽就又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太子王临。想起四儿子王临的表现,王莽不禁有些失望,有些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

    “唉,维持和振兴新兴帝国的重任,太子能够顺利担当,能够维持住朕的千秋大业吗?

    太子懦弱无能,喜欢寻欢作乐,眼高手低,才干不足,令人惋惜。

    如果没有贤明的大臣,大力襄助、辅佐与支持他,怎么能行啊?

    要让太子顺利完成,增强新王朝的影响力、号召力向心力的重任,是多么困难啊!

    朕什么时候,才能够对太子彻底放心啊!

    如今,已经是事不宜迟了啊!

    现在,朕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全心全意、忠心耿耿地辅佐太子的贤明大臣。

    可是,让朕放心、安心的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究竟应该到哪里,去寻找呢?”

    王莽越想越烦恼,越想越忧郁。

    王莽又连饮了几口浓茶,努力振作起自己的精神。

    王莽开始一边思索着,一边开始书写起招贤的圣旨。

    王莽希望,能够迅速召集天下的贤士大儒,担负起辅佐帝国储君的重任。

    然而,王莽为太子王临,延请师友所走的第一步棋,就遭受了挫折。

    3

    不久,王莽所派遣的数位钦差大臣,驾着四匹马的安车,雷厉风行地从京师常安出发了。

    钦差大臣们带着新王朝皇帝的诏书和印信,前往全国各郡各封国,去召请、迎接天下知名的儒家大儒,贤明士大夫,前往京师常安,去辅佐新王朝太子。

    钦差大臣前行的第一站,就到了彭城(江苏省徐州市)。

    钦差大臣王侃打算,在龚胜的家里,拜授龚胜为师友祭酒,迎接龚胜,上京任职。

    当初,元始二年(公元2年)时,光禄大夫楚国人龚胜、太中大夫琅邪人邴汉,都因为不满大司马王莽的专权,而上书太皇太后,请求辞职退休回家。

    光禄大夫龚胜、太中大夫邴汉此举,去除了王莽擅权的障碍,正中王莽的心意,王莽当即答应。

    当时,王莽就请太皇太后颁布策书,诏令龚胜、邴汉说道:

    “两位爱卿:

    哀家实在不忍心,用官职上的事务,来烦扰两位年高德劭的大夫。

    请你们两位大夫,好自为之,修养品德,严守正道,以终天年!”

    朝廷对龚胜、邴汉两位大夫,都给予了优厚的待遇,遣送他们回家养老。

    4

    那时,得知新王朝的钦差大臣王侃一行,到达彭城以后,彭城郡太守、县府高级官员、三老、郡县属官、行义等人,包括龚胜的弟子一千多人,都到龚胜所住的街巷,去隆重迎接钦差大臣王侃。

    大家把聆听钦差大臣王侃当面宣读皇帝的诏书,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钦差大臣王侃当初打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