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励精图治谋革新 食古不化梦难成(第2/6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衡。

    他们还不断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竭力赞美和吹捧王莽的功德,表彰王莽的政绩。

    安汉公和以及宰衡的称号,以及赐封王莽的母亲、封赏王莽的两个儿子和侄子,孙子的主意,都是出自于大司空甄丰、国师刘歆等王莽集团核心人士的共同策划。

    而甄丰、甄邯、王舜、刘歆等人,最终也得到了王莽的厚重回报与恩赐,安享荣华富贵,名利双收了。

    但他们心中,一直忌惮刘氏皇族的报复,担心汉王朝宗室报复,并没有想要王莽居位摄政,乃至登上皇位。

    提出让王莽居位摄政,荣获九锡,登上摄皇帝之位主意的,来自于王莽部下的另外一个集团,泉陵侯刘庆、前辉光谢嚣和长安令田终术等新贵的建议。

    王莽登上摄皇帝之位,羽毛渐渐丰满以后,野心也越发膨胀。

    起初,王莽的内心,只不过是想要代掌大汉朝廷大权,做假皇帝(摄皇帝),并不敢篡夺大汉皇帝的皇位。

    甄丰、甄邯、王舜、刘歆等人不敢反对王莽的主意,只好顺从王莽的意图,并最终帮助王莽,完成了当上摄皇帝的心愿。

    王莽也没有忘记,这些亲信党羽们的浩大功绩,就再封赏王舜和刘歆(刘秀)的两个儿子,以及甄丰的孙子以爵位,作为对他们忠心耿耿地拥戴自己的回报。

    后来,甄丰,刘歆(刘秀)等人,位极人臣,官职爵位已经尊显,欲望已经逐渐满足,他们开始心满意足,不思进取了。

    而他们知道,刘氏宗室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知道太皇太后的维护汉室的心意。

    甄丰,刘歆等人,开始越来越忌惮王莽掌握更大的权利,越来越担心,汉王朝的十万皇族宗室子弟和天下英雄豪杰群起报复。

    所以,甄丰,刘歆(刘秀)等人,一直心存畏惧,不敢明目张胆地拥戴王莽,篡夺大汉的皇位。

    而那些平日里,与王莽的情谊比较疏远,并不在核心集团,而企图一心向上爬的时新人士,泉陵侯刘庆、前辉光谢嚣和长安令田终术等人,却抓住了时机。

    他们顺应形势,纷纷制作和呈现符命图谶,千方百计地鼓动王莽,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最终篡夺了刘氏的皇位。

    最终,王莽主要依靠这些新贵拥戴支持的力量,抓住有利的机会,才终于如愿以偿,得偿心愿,正式篡夺大汉皇位,建立新王朝的。

    当那时,王莽的野心膨胀,违背王舜、刘歆、甄丰等亲信心腹死党的意愿,一心一意地谋求最高的皇帝权位,罢黜太子刘嬰,接受禅让,正式夺取大汉的皇位以后,王舜、刘歆、甄丰等亲信的内心,越发忐忑不安,越发恐惧不已。

    王莽至此,更加亲信新贵,和他原来的心腹党羽王舜、刘歆、甄丰等人,开始有了一些裂痕。

    5

    大司空甄丰的性格,一向刚强正直,说话也直言不讳,得理不饶人。

    为了对朝政有所裨益,大司空甄丰,不时说些直言进谏、忠言逆耳的话语。

    王莽听了大司空甄丰的谏言,心里很不畅快,越来越不喜欢甄丰。

    大司空甄丰一片忠心,为王莽进尽忠言,却不被王莽理解采纳,怏怏不乐,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王莽,对皇帝敬而远之。

    王莽心知肚明,也察觉到了大司空甄丰的情绪变化,知道大司空甄丰对自己心存怨恨,对大司空甄丰的所作所为,就更加不满意,常常对王邑说道:

    “侍中大人啊:

    朕一向宽以待人,厚待臣属。大司空甄丰这个家伙,居功自傲,傲慢无礼,对朕缺少起码的尊敬,真是岂有此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朕把他惯坏了!

    朕要让甄丰这个家伙知道,谁是真正的老大,谁是真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