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王莽计拙西域叛 单于怨怒边塞乱(第2/6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朝大将军,狼狈为奸,以下犯上,不仅杀害了上司戊己校尉刁护,而且还劫胁戊己校尉属下的官兵眷属,逃往了匈奴汗国。

    本月十二日(癸酉日),一个不明身份,不知从何处来的一个疯狂男子,自称刘子舆,开始招摇撞骗,蛊惑百姓。

    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居然敢狗胆包天地拦住臣孙建的车驾,在臣的车驾前叫嚷喧嚣,散步谣言。

    这一个自称刘子舆的男子自称说道:

    ‘各位乡亲,贤良士大夫:

    我是汉王朝皇族的子孙刘子舆,成帝姬妾的儿子。刘家就要重登皇帝宝座,快去命令那个篡国之臣,赶快把宫殿给我腾出来。’

    臣闻此自称刘子舆的狂徒叛逆之言,非常惊骇。臣立即下令,把这个叛逆男子逮捕,进行严厉审讯。

    在臣的严厉审讯之下,臣终于得知,这个自称汉朝皇族子孙的叛逆之徒,并不是什么成帝之后刘子舆,而是京师常安的一个地痞流氓,无赖之徒,姓武,字仲。

    武仲不务正业,无所事事,长期流浪在此边塞,招摇撞骗,自称刘子舆,以蛊惑人心,骗取同情和施舍。

    臣认为,陈良、终带、武仲这些叛臣贼子,率先作乱,煽动百姓,反叛朝廷,他们都背逆上天,违抗天命,实属大逆不道,怙恶不悛之徒,必须严厉惩罚,着力防范,斩草除根才是。

    臣建议陛下,请立即追究武仲、陈良、终带等叛臣贼子的罪恶,调查他们的党羽,追究他们应当连坐的亲属,以誅灭叛逆的苗头,防范于未然。

    在这里,臣还要禀告陛下一件要事。

    前不久一天的晚上,臣正在熟睡之中,突然梦见,汉王朝太祖高皇帝,告诉了臣这样一句话,臣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高祖皇帝告诉臣道:

    ‘孙建将军:

    吾曾经受命于天,非常明白天命所归的道理。如今天道循环,天下已归圣贤治理,吾十分满意,感激天帝,选拔的优秀君王,承继帝业。

    吾自愿申请,请求新王朝圣明的陛下,取消守卫汉朝廷宗庙的官员。

    吾殷切希望,能够在新王朝圣明的皇帝陛下的祖庙之中,拥有一个位置,作为寄宾。

    请将军阁下,务必将吾的心思,禀告圣明的新朝贤君知道。否则,定有报应。’

    臣一梦醒来,夜不能寐,倜然警觉,担心高祖皇帝的诅咒。

    臣细细思索梦中的情形,猛然意识到,太祖高皇帝,聪明贤惠,懂得天命所归的至高道理,他确确实实,是想顺承上天的旨意,以求保全自己的后代子孙。

    希望圣明的陛下,能够胸襟广阔地满足太祖高皇帝的心意,保全刘氏子孙。

    回想当初,臣记得曾经上书皇帝,向陛下做出这样的建议说道:

    ‘陛下:

    如今天命已经转移,臣以为,汉王朝的宗庙社稷,不应当继续留在常安城里。

    而刘氏宗室子孙,已经衰微破败。显而易见,刘氏宗室子孙,已经不再受天命的眷顾了。

    身为诸侯,在朝为官的刘氏子孙,也应该跟汉王朝一样,同时废弃,以免违背天意。

    臣私下以为,陛下这样做,未雨绸缪,意义深远。

    一者,既可以断绝,还一直愚忠于汉朝廷的那些孝子贤孙们倒行逆施的希望,避免死灰复燃;二者,也可以避免,给予奸党们阴谋作乱,复辟汉室的机会。’

    可是,陛下最为仁慈,大仁大义。

    陛下深谋远虑,胸怀宽广,恩德深厚,一直迟迟不肯对臣的建议,作出一个明确的回复。

    臣经历以上这些事件以后,心里更加忧虑、担心。

    以前,原安众侯刘崇、徐乡侯刘快、徐乡侯刘快的胞弟真定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