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8章 摄皇帝平定东郡 汉朝廷大赏功臣(第2/3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酒宴上,喜笑颜开、趾高气扬的王莽,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王莽与大臣们谈笑风生,频频举杯,祝贺大臣将领取得的赫赫功绩。

    王莽精神奕奕,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地发布祝酒辞,赞扬将领们的功绩道:

    “诸位将军:

    予十分感谢你们,立下的赫赫功勋。你们怀着愤怒的心情,东征西讨,羌寇、蛮盗、反叛、逆贼,还没有转过他们的脚跟,便即时被你们扑灭。天下人都由衷敬敬佩,赞颂你们的功绩。

    如果不犒赏奖励你们的功劳,怎么能够显示圣朝的赫赫光辉呢?

    诸位爱卿放心,封爵事项,予已经命令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完毕。

    予下令,赐爵为关内侯的数百勇士,如今改名附城,以与先贤的规定相应。”

    6

    王莽兴致勃勃地发布治令,奖励受封的三百九十五位功臣。

    “摄皇帝制曰:

    天佑大汉,翟义、刘信等叛逆,赵朋、霍鸿等盗贼,逆天行事,挑起反叛,祸国殃民,最终灰飞烟灭,化为灰烬。

    为了奖励功臣的功绩,兹命令南乡侯陈崇,仿照周王朝的制度,核定功臣们的功劳。

    审核那些将帅的军功,按照功劳的大小,将将帅们的爵位分为五等,按照功劳大小,排列将帅们的等级高低。”

    南乡侯陈崇领命,迅速上报那些将帅们的军功。

    按照功劳大小,王莽将将帅们赐封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王莽崇古的嗜好一爆发,就一发不可收拾。

    接着,王莽亲自颁发策书,引经据典地指出将帅们的军功和贡献,上奏太皇太后,竭力地赞扬将帅们的功劳道:

    “太皇太后陛下:

    臣听先贤说,凡是那些贤明神圣的时代,国家必定多有贤人。所以唐虞时代,受封的人多得比邻而居,等到功成事就后,又对他们加以赏赐。

    到夏后涂山大会时,人才济济,奉持玉帛的,竟然有万余侯国。诸侯执玉,属国执帛,盛况空前。

    周武王孟津大会时,也还有八百诸侯。周公摄政时,在郊外祭祀后稷,以配享上天,在明堂祭祀文王,以配享上帝,那时四海之内各以职分来参加祭祀的诸侯,达到了一千八百。

    《礼记·王制篇》载有一千七百余侯国。所以孔子著《孝经》时说:‘不敢遗漏小国的臣民,更何况对于公侯伯子男呢?所以能得到万国的欢心,以侍奉先王。’这就是所谓天子的孝道。

    秦暴虐无道,消灭诸侯以设置郡县,欲独占天下之利,所以只传到二世,就灭亡了。

    高皇帝受命于天,铲除残暴,考录功勋,施行封赏,封立侯国数百,后来逐渐衰落,仅存不多的侯国。

    太皇太后亲统国纲,广封功德之士以勉励向善,使衰亡的重新建立起来,以延续世代,所以伟大的教化通行流布天下,朝夕将成。

    如今遭逢羌寇,危害西海郡,反叛者又在东郡制造流言,叛贼在西方蛊惑大众,一时天下汹汹。

    忠臣孝子无不愤怒,所征讨之处,终于得以彻底平定,使盗贼全部伏罪,天下最终得到安宁。

    现今臣奉命制礼作乐。臣考察周代五等爵位,封地四等,有明文记载;殷代有爵位三等,虽有这种说法,但无明文记载。

    孔子说:‘周鉴诫于二代,文章多么兴盛繁茂啊!余愿追随周王朝的鼎盛。’

    臣请求太皇太后陛下,凡诸将帅立功,应当受封爵邑的,可以分为爵位五等,封地四等。

    请太皇太后审核。”

    7

    王莽的奏议,立即被参加酒宴的太皇太后批准了,功臣等都竭力称颂摄皇帝的恩德,王莽更加欣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