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章 摄皇帝倒行逆施 翟太守大兴义兵(第1/5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西羌叛乱刚刚平定不久,居摄二年(公元7年)九月,又爆发了东郡太守翟义等人,起兵反叛王莽的大事。

    闻听东郡太守翟义,举兵反叛朝廷,天下震动。官吏百姓人心惶惶,恐惧不安。

    全国动乱的端倪,越发明显。

    当时,翟义正担任东郡太守,一向很得东郡民心。

    东郡太守翟义,本是前宰相翟方进的儿子,一直以忠于大汉皇帝为旗帜,维护君权的神圣。

    他对摄皇帝王莽罔顾天心民意,倒行逆施地进行改制,在朝廷专权,试图谋逆的行为,很是怨恨不满。

    眼见王莽的货币改革,弄得天怒人怨,天下怨恨不满的官吏百姓日渐增多,翟义就与他的姐姐的儿子,自己的外甥,上蔡人陈丰密谋,准备出兵讨贼,驱逐王莽,立刘氏宗族子弟为帝。

    翟义与外甥陈丰秘密商议说道:

    “孩子啊,我们翟家,几代人都享受着朝廷的恩赐,我常思报答皇恩。

    如今,新都侯王莽,代理皇位,向全国发号施令。

    他故意在皇族中,挑选一个幼年孩子,称为‘孺子’,封为皇太子;假托周公辅佐成王的作法,试探天下人心。

    我们大汉王朝,如今可说是危在旦夕,王莽的篡位之心更加明显。

    舅舅预料,他最终必然会取代我大汉王朝,自立为帝,如今的种种迹象,已经非常显著。

    而今,皇族衰弱,长安以外,又没有一个强大的封国,可以与王莽抗衡。

    天下人全都低头顺从新都侯王莽,没有人能够挽救国家的灾难。

    我有幸是先宰相的儿子,自己又是一个大郡的郡守,父子都深受大汉王朝的厚恩,有义务为国家讨伐叛贼,使国家重归安定。

    我打算发动军队西进,诛杀不应当代理皇位的人,而另行选择、辅助,一个贤明的皇族子弟当皇帝。

    即使事情不能成功,但为国而死,身虽埋葬,名却长存。我还可以无愧于先帝于地下。

    如今我准备立即行动起来,反抗谋逆的假皇帝。孩子,你肯追随我吗?”

    陈丰那时刚刚十八岁,他勇猛强壮,而又年青气盛,抱着耿耿忠心,对舅舅说道:

    “舅舅一心为国,驱逐谋逆之臣,孩儿怎么能够不助力呢?让孩儿组织青年壮士,配合舅舅出兵。”

    陈丰一口答应了舅舅的要求。

    东郡太守翟义于是与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刘信的弟弟武平侯刘璜等人会商,秘密合谋结盟,决心用武力反抗王莽的统治。

    2

    居摄二年(公元7年)九月,东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检阅地方军队的大典。

    东郡太守翟义,抓住汉朝廷每年立秋日这天,举行都试,检阅地方武装军队的大好机会,率领大军,发动了聚义。

    翟义率领亲信的部属,首先斩杀了观县县令用以祭旗,控制了本郡的战车、骑兵、弓箭手等奔命部队。

    接着,东郡太守翟义又与严乡侯刘信等人联合,征召郡中勇士,组成反抗大军。

    他们部署训练将帅,准备直接攻击京师长安,迎击官军的反击。

    严乡侯刘信的儿子刘匡,当时受封为东平王。得知翟义举义消息,东平王刘匡也起兵响应,参与了翟义率领的反抗大军。

    东郡太守翟义于是与严乡侯刘信自己的军队,以及刘信的儿子刘匡的东平国的防卫部队,合兵为一处,共同拥立刘匡之父严乡侯刘信,为皇帝。

    东郡太守翟义十分清楚,宣传声威的作用。为了号令天下,东郡太守翟义乃自称大司马,兼柱天大将军。

    讨伐大军发布文告,通报各郡、各封国,檄文指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