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山野百姓颂莽恩 贤良之士揭玄机(第1/4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大司马、太傅、安汉公王莽,被大汉皇帝加封九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山野乡里。

    穷乡僻壤的平民百姓,也对王莽被皇帝加封九锡这个话题津津乐道。

    就连那些山野鄙夫们,也常常站在道路边上,谈论摆谈着这些话题,谈得津津有味,眉飞色舞。

    一个身体结实的中年庄稼汉子,对着一个士大夫模样的中年人说道:

    “刘先生啊,自从成帝、哀帝这两个昏君,相继去世以后,就由贤明的安汉公辅佐幼君,主持大局了。

    安汉公一心为民,克己奉公,真是周公降世。

    我朝的兴旺发达,就寄托在安汉公大人的身上了。

    现在听说,太皇太后陛下又加封安汉公大人九锡了。

    安汉公大人的地位更加崇高,我看大汉天下,将要大定了啊!

    先生一向博学多智,难道先生你,竟然没有看出天下出现的这些可喜变化吗?

    天下官吏百姓,都在异口同声,赞扬安汉公治国的赫赫功绩,赞扬安汉公知人善任,亲贤远佞。

    那些亲近安汉公,被安汉公宠信,勇于负责,善于为朝廷做事的人,都得到了朝廷的高官厚禄,荣华富贵。

    难道这不是一些好的兆头吗?它预示着我们庶民的生活,将要彻底翻身了啊!”

    身体结实的中年庄稼汉子张嘉,对着那个士大夫模样的汉子刘威说道。

    “张老俵啊,我看未必如此,这正是我担心的啊!

    人们群起效仿,众口一词地赞扬当政掌权人物,谄媚权贵,并非好事啊!

    一者,容易让当政者滋生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得意忘形的习气;

    二者,恐怕从此以后,天下人就会逐渐摸到升官发财,谋取荣华富贵的终南捷径,那就是获取当权人物安汉公的欢心了啊!

    老俵啊,我们应该都十分清楚人们的心思。

    每个人的品行个性,其实都是喜欢听悦耳动听的话语,而不喜欢听什么逆耳的忠言之类的。

    在下非常担心的是,如果我们大汉帝国,从上到下,上到王公大臣,下到庶民百姓,都一致出现,为权贵,为当权人物歌功颂德,大唱赞歌,赞颂安汉公大人英明睿智,治国有方,以讨取安汉公等权贵的欢心的宏伟场景,那就糟糕透顶啊!

    如此下去,长此以往,不仅会败坏风气,而且也没有谁敢于说出事情的真相,敢于为百姓请命了。

    人们对罪恶丑陋熟视无睹,得过且过,满足于尔虞我诈,自欺欺人。

    某一天,真相大白,不是会危害苍生,贻害后世吗?

    在下相信,并不是天下所有的人,都认同安汉公大人的赫赫功勋,高洁的品行的。

    假如有一些人们所谓的不合时宜,自命清高的人,不愿意趋炎附势,阿谀奉迎当朝权贵,喜欢说出自己的一些老实话,大实话,这些人不是要遭殃了吗?

    安汉公既然已经听惯了歌功颂德、阿谀逢迎的声音,对那些不肯捧场,揭露真相的逆耳之言,恐怕就会愠怒在心,大不满意了。

    安汉公甚至会认为,这些人是不怀好意,有意贬低他治理天下的功绩。这样下去,必定假大空盛行,最终不是将危及天下吗?”

    秀士模样的中年人刘威,忧心忡忡地与张嘉谈论道。

    “先生说话,太危言耸听,耸人听闻了。

    怪不得先生说话做事,不得当政者的欢心,最终被削职为民,归隐山林了。

    就是我这样的平头百姓,白衣庶民,对先生的观点和看法也难以苟同。何况那些权高位重的当政者呢?”

    身体结实的壮汉张嘉,笑嘻嘻地数落秀士刘威道。

    “道不同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