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章 汉哀帝宠爱佞幸 孔司徒明哲保身(第2/9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朝廷的尚书事务。

    文武百官如果想向皇帝上书,报告国事,必须通过大司马董贤的允许之后,才可向皇帝奏事。

    那时,董贤的父亲董恭,已经担任了卫尉。

    董贤担任大司马,已经位列三公之职。

    刘欣觉得,给予董氏家族的宠爱,还不足以表示自己对董贤忠诚的感谢。

    于是,一天朝罢,回到内宫,刘欣就对大司马董贤说道:

    “董卿啊,如今你已经是三公了,而你的慈父还是卫尉,处在九卿之位,已经不再适合了。

    朕决定,立即将你的慈父,调升为光禄大夫,官秩为中二千石。

    董卿以为如何呢?”

    董贤大喜,急忙行礼谢恩道:

    “陛下的皇恩浩荡,臣感激涕零。

    朕一定死心塌地,鞠躬尽瘁,报答陛下的圣恩。”

    刘欣见董贤满意,心内大悦。

    于是,刘欣正式下旨,把董贤之父董恭高升了一级,并下旨让董贤的弟弟董宽信,接替董贤以前的职位,成为了驸马都尉。

    到了此时,董家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董氏的亲属兄弟子侄,一下子鱼跃龙门,大都担任了侍中、诸曹之职,能够定期到宫中,去朝见皇帝。

    董氏家族的亲属子弟,享受的荣宠尊位,在丁、傅两家新贵之上。

    丁、傅两家子弟,见董氏家族,受到皇帝专宠,皆愤愤不平、怨恨不已。

    然而,庇护傅氏家族、丁氏家族的大树傅太后,已经驾崩,傅喜、傅迁、傅嘉、傅晏、丁明等有影响的人物,皆被皇帝罢黜,眼见董贤仗恃宠爱,骄横跋扈,丁傅两家皆无可奈何。

    因此,不仅是老权贵王家,对董贤恨入骨髓,新贵傅氏家族、丁氏家族等皇亲国戚,也对董氏家族,视同仇敌。

    汉朝廷新旧权贵、皇亲国戚、大家豪族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已经到了势同水火、不可调和的地步。

    4

    当初,大儒孔光在担任御史大夫之时,董贤的父亲董恭,在御史大夫孔光的部下任职,不过是担任一个普普通通的监察御史而已。

    作为监察御史的董恭,他的声望地位,当然远远在自己的上司御史大夫孔光之下,要事事尊奉、服从御史大夫孔光的指使。

    董恭的儿子董贤,当上大司马、卫将军以后,就开始位列三公之位。

    自然而然,董贤的官位就与大司马、车骑将军韦赏和大司徒孔光等人同列了,可以与大司徒孔光,平起平坐了。

    大司徒孔光,虽然德高望重,资历很老,与大司马董贤一样,都是朝廷的三公大臣,但实际上,大司马董贤深受皇帝宠爱,掌控的实权,其实还在大司徒孔光之上。

    大司徒孔光和汉皇帝刘欣,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刘欣任命董贤为大司马以后,见董贤年纪轻轻,资历、贡献、才干都还不够,就超越了群臣,恐怕人心不服,心里忧心忡忡。

    “大司马大人年纪轻轻,才干品行并不突出,对大汉朝廷,也似乎并没有什么杰出的功绩和贡献。

    只因朕宠爱信任大司马大人的缘故,大司马大人才得以登上地位显赫的大司马高位。

    在群臣眼里,大司马大人可能名不副实,并不能够让人心服口服。

    朕一定要竭力宣扬,大司马大人,检举揭发叛逆的赫赫功劳,千方百计地提高大司马大人的威望,让大臣们尊崇大司马大人。

    如此,才能够让大臣们心服口服,听从董卿号令,以褒奖董卿对朕的忠心耿耿。”

    刘欣深知大司马董贤的威望功劳不足,不足以指挥领导群臣。

    于是,刘欣想方设法,欲提高董贤的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