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汉君臣商讨边计 佞幸臣扰乱国事(第2/12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

    “陛下:

    微臣不赞同宜陵侯大人的意见。

    微臣听说,引导下民,身教胜于言传,靠实际的行动而不靠虚假动听的言辞;应验天象变异,要靠实质有用的内容去感动天地神灵,而不靠表面的虚假文章,去欺骗使诈。

    下民的地位,虽然卑微弱小,人微言轻,如蝼蚁一般,但如果对他们使用诈术,去欺蒙哄骗他们,可以欺骗一时,不能够欺骗一世。

    长此以往,必将因小失大,彻底失去朝廷的威望和信誉。

    更何况对于聪明睿智,洞察一切的上天神明,难道可以用虚假不切实际的言辞,去随意欺骗的吗?

    臣以为,实际上,如今朝廷动荡,边塞不宁,天灾频繁,天象变异不断,大都是由人祸造成的,是臣子们处理朝政不当,所造成。

    上天显示天象变异,是想以此来告诫人间的君王,想让他们觉悟反省,改正过自己的失,诚心诚意地推行善政,造福百姓的。

    臣私下以为,民心欢悦,百姓安居乐业,上天自然就心满意足,十分满意了。

    某些善辩之士,只看见事物的某一方面,有时就荒谬地用自己的意思,去附会星象变异,凭空捏造出匈奴汗国、西羌蛮夷将要发难的预言,谋划大动干戈,设下权变的计策,这不是应合上天的正道。

    从前的时候,如果郡府太守、封国国相等二千石高官有罪,他们都驱车奔驰到皇宫门前,反缚自己的双臂,接受法律的制裁赴死,恐惧朝廷的法律,到了如此的地步。

    那时,朝廷都是用法律法令准则,去处罚他们,而不是用欺骗使诈的手段,去虐杀他们。

    如今,能言善辩的人,却如此谈论建议,要想用欺骗使诈的手段,去虐杀官吏们。

    臣以为,这是破坏安定,制造危难的办法,是夸夸其谈而使听者高兴的话语,实际上不可听信。

    讨论国家大事,议论国政之时,最让人头痛反感的,就是那些阿谀奉承、阴险奸诈、巧言诡辩而用心恶毒,严峻刻薄的语言和建议。

    阿谀奉承,歌功颂德,则有损于君主的谦虚诚信的品德。

    阴险奸诈,忽悠下民,则百姓怨恨。

    善辩而狡猾,就会破坏人间正道。严峻刻薄的言行,则伤害君主的大度和恩惠。

    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是治国的准则。

    而摇唇鼓舌之人,却妄图以虚假欺骗手段去动摇国家安全的根本,将会把国家推向危难。

    雄辩的口舌,只图一逞痛快罢了,实际上不可听从。

    这是有历史教训的,请陛下明鉴。

    从前,秦穆公没有听从百里奚、蹇叔的忠心诚恳的劝告,因而军队大败。

    秦穆公悔过自责,痛恨那些误国的大臣,想起白发老人的忠告,作《秦誓》以悔过,并得以名垂后世。

    愿陛下观览古代的戒鉴,独立思考,反复琢磨,不要被某些人先前提出的那些所谓的计谋所左右。”

    忠心耿耿的大司徒王嘉,毫不留情地当面反驳息夫躬的建议说道。

    “司徒大人的观点太迂腐可笑了,不知权变,不合时宜。朕并不认可!”

    刘欣有些鄙夷地对大司徒王嘉说道。

    “两位大人,你们都下去,让朕独自思考一下,慢慢斟酌此事。”

    刘欣下令息夫躬和王嘉辞去。

    “陛下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臣担心,陛下一心一意地准备采用息夫躬的谋略,去对付匈奴汗国,以展示自己的宏图伟略,根本就不会接受臣的劝告。

    如此,挑起北方边塞战事,则大汉危也!

    臣一定要竭力阻止,此事的发生。”

    大司徒王嘉一边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