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汉哀帝宠信佞臣 汉朝廷再起党争(第1/8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刘欣尝到了皇帝专断独裁的甜头,越发雄心勃勃,踌躇满志。

    刘欣越发希望,任命听话温顺忠诚可靠的人选,担任重要大臣,掌控朝廷权利,逐步剥夺其他外戚的权力。

    刘欣即位以后,丁、傅两家,在一二年间迅速崛起,特别贵盛。丁傅两家子弟,被封为公卿列侯,为朝做官,掌握朝廷大权的人很多很多。

    但丁、傅两家,像丁明,傅晏,傅喜,傅迁那样的杰出的人才实在太少太少。

    他们的权势和影响力,依然不如成帝在世时的王氏家族。

    一方面,王氏家族等老权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刘欣和祖母傅太后顾忌王氏家族等老皇亲国戚的势力,加紧打压防备。

    另一方面,因为丁、傅两家的子弟,大多不成器,能够独当一面的实在太少。

    所以,刘欣也不太敢赋予丁、傅两家的子弟更大更多的权势和官职。

    刘欣虽然年青,但心里十分清楚,以王氏家族为代表的老外戚的势力,虽然受到新贵的贬抑,但他们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视,必须时刻防止他们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虽然王莽、师丹、傅喜、孔光等勋旧重臣早已经失势,新贵们依然不敢掉以轻心。

    大司徒朱博、御史大夫赵玄、黄门郎董贤、丁氏家族、傅氏家族、董氏家族等几家新贵大臣,当然对皇帝和傅太后的心思心领神会。

    他们决定痛打落水狗,彻底制服失势的权贵,让那些没落的老权贵,永世不得翻身。

    2

    于是不久,大司徒朱博、御史大夫赵玄等大臣,又联名上奏刘欣,请求皇帝继续追究师丹、王莽等大臣犯下的罪过,严厉处置他们。

    一天朝会,大司徒朱博、御史大夫赵玄等掌权大臣,决定联名上书,建议皇帝处置师丹、王莽等。

    大司徒朱博,率先出列,以一副义正辞严的神态,慷慨激昂地上奏道:

    “陛下:

    臣私下认为,一秉大公,不徇私情,奖善罚恶,赏罚分明,乃治国要领。

    当初,前高昌侯董宏等,深刻领悟圣朝以孝治国的国策,首先倡议,为皇父及帝太太后更改尊号。

    但董宏等忠臣的义举,却遭到了关内侯师丹等奸佞小人的阻挠和反对。

    董宏等贤良士大夫,无辜遭受弹劾,被朝廷罢免官爵,贬为平民。

    臣等私下以为,高昌侯董宏等忠臣,实在是太冤屈了,真是大圣朝的耻辱。

    当时,天子正在守孝期间,悲伤欲绝,没有心思去打理社稷大事。

    因此,天子把国家大事,都委托给大司马王莽、大司空师丹等人去处理,对他们极为宠信。

    不想,大司马王莽、大司空师丹等人,却悖逆忘恩,背信弃义,不明是非,背弃了皇帝陛下的重托。

    王莽、师丹等,不仅不思如何去褒美和推崇尊号的大义,反而狂妄无耻地胡说八道,蛊惑人心,压抑和贬低皇父,皇母,皇祖母的尊号,损伤了陛下的孝道。

    普天之下,已经没有比这更大的不忠了。

    如今,陛下仁慈睿智,高瞻远瞩,力挽狂澜,最终拨乱反正,回归正道,昭然确定了皇父,皇母,皇祖母的尊号,堪称孝顺英明。

    真是天人所愿,百姓所期,大快人心。

    前高昌侯董宏等,也以其忠孝廉洁,而被陛下恢复了高昌侯的封爵。

    既然王莽、师丹等奸佞的罪恶逆行,已经彻底暴露,虽然蒙皇帝陛下的赦令,不治他们的死罪。

    但臣等以为,也不应该再让他们这些误国殃民的奸佞,拥有封爵采邑,继续得到皇帝宠信,朝廷和百姓的供养。

    臣等请求陛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