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傅昭仪耿耿于怀 汉帝国再起波澜(第2/3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怪哀家,当初私心作祟,听了王根这些老糊涂的话,把宝押到了定陶这个烂蟹子的身上!

    皇帝陛下太忘恩负义,不明是非了,就知道听傅佳慧那个老妖婆的话语。

    登基没有多少日子,皇帝的屁股还没有坐热,欣儿这个没有头脑的愣小子,就忘记了当初与我们的秘密约定,忘记了入继大宗应该坚守的原则了!

    哀家今天召见巨君,就是准备与巨君一道,好好地磋商一下,欣儿一直苦苦纠缠的问题,最后确定一下如何与大臣们商讨,处理欣儿祖母和母亲的地位问题。”

    太皇太后一脸懊丧,十分后悔,对侄儿大司马王莽抱怨提议道。

    3

    见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生气,王莽也深有同感。他长叹了一口气,安慰姑姑太皇太后道:

    “唉!太皇太后陛下啊,臣侄也有如此的感觉。

    陛下啊,请您不要着急和生气了。臣侄感同身受,郁闷也是同样的强烈。

    臣侄一直以为,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入继大宗,成为了先帝的继承人,理所应当,以大宗的利益为上。

    皇帝陛下理所应当,全心全意地维护大宗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利益。

    臣侄没有想到,陛下太过自私,不以国家大局为重,只想到自己定陶家族和自己戚属的利益。

    前两天,臣曾经专门入宫,与陛下探讨土地,赋税,币制,奴婢,军制,边塞等国家大事。

    不想,陛下不以为意,漠不关心地让臣与太皇太后陛下去研讨,完全没有把兴利除弊,造福苍生的国家大事,放在自己的心上,完全不像一个有德之君的形象。

    所以为今之计,臣以为,我们还是应该教导教导皇帝,教会陛下遵守大宗的原则,让他清楚社稷为重的原则。

    希望陛下谨言慎行,不要太放肆了。

    臣非常赞同太皇太后陛下的意见。

    皇帝既然已经由小宗入继大宗,由藩王继承皇统,作为先帝陛下的后嗣,就应该以大汉江山社稷为重,怎么能够背弃当初立下的盟约,不为社稷大计着想,而只为他们定陶家族及其外戚谋取私利呢?

    臣侄认为,应当立即隔断皇帝与定陶家族及其外戚的亲情,斩断皇帝陛下与他的祖母,母亲等外戚的亲密联系,以免皇权旁移,外戚专政,最终受制于人,祸乱社稷。

    只有引导陛下以社稷为上,以国家为上,一秉大公,摒弃私利,才是兴邦治国,镇服万民的上策!”

    王莽慷慨激昂地说到这里,太皇太后王政君立即点头称是,赞扬起来:

    “孩子啊,你说得没错!如今别无良计,就照此办理!我们暂时走一步看一步!

    如果我们不及时教导皇帝,让他走上正轨,而是处处忍让,事事让步,让他肆无忌惮地为自己的家族谋私利,今后皇帝翅膀硬了,岂不是更加不把我们这些老家伙,看在他的眼里了吗?”

    见侄儿王莽的主意与自己的主张不谋而合,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心里踏实了一些。

    姑侄两人,又接着聊了一会家事,国事,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心情,好了许多,也更加胸有成竹了。

    4

    姑侄商议妥当以后,王莽就准备向太皇太后告辞,回到自己的司马府。

    此时,太皇太后王政君已经没有丝毫犹豫,有了自己的主意。

    太皇太后王政君立即口述懿旨,向侄儿大司马王莽传达自己的旨意道:

    “巨君啊,你立即下去,向三公九卿传朕的懿旨。”太皇太后王政君颁布懿旨说道:

    “先帝突然离世,吏民惶恐不宁,社稷不稳。新皇登基,内外纷扰,四海不宁,弊政未除,百姓不安。朝廷事务繁多,君臣理当日理万机,国事为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