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李寻精忠谏宰衡 翟相疑虑弃良计(第1/6页)  巨变岁月之布衣天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

    朝罢皇帝,丞相府议曹李寻等,跟随宰相翟方进一道,步履匆匆地回到了宰相府里,继续处理政务堂公事。

    回到政务堂,丞相府议曹李寻心里,那种隐隐不安的情绪变得越发强烈。

    “从今天陛下在朝会上的一言一行,言谈举止中,已经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来,如今的皇帝陛下,并没有一丝一毫的醒悟和改变啊!

    如今天下灾难频繁,天灾人祸不断,百姓不安,国家危急,天下骚动不宁,真是令人忧心忡忡啊!

    可是,陛下却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眼前国家出现的动荡局面,已经意味着朝廷即将发生一场严重的危机啊!

    朝廷如今面临的危机,是如此的严重,我们的大汉朝廷君臣,却依然浑浑噩噩,熟视无睹,漠然置之,令人忧心忡忡。

    长此以往,形成痼疾,必将贻害无穷,危害苍生社稷,那可怎么办呢?”

    丞相府议曹李寻,是平陵人。李寻不过是宰相府里一个小小的议曹,虽然他的职务并不高,但却不缺少贤能士大夫的优秀禀性,以天下为重,一向忧心国事,关心民生。

    “皇帝大臣对国事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对百姓灾难漠不关心,大汉朝廷的未来堪虞啊!”

    李寻忧国忧民,越想越担心,不免有些心急火燎,坐卧不安了。

    “不要说天下贤良大臣,就是臣的心里,也都十分清楚,如今朝廷所处的窘境啊!

    如果朝廷不想办法,去赈济灾民,安抚百姓,及时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官吏民众的不满怨恨的呼声,将会越加强烈啊!

    到时候,恐怕就会补救不及,酿成天下动荡的大乱,那就悔之晚矣啊!

    我李寻饱受国家大恩,享受朝廷俸禄,一定要向上头进谏,尽力挽救这个危机才是啊!

    可是,如今的朝政,是这样混乱不堪。皇帝大臣昏聩糊涂,贪于享乐,官吏人浮于事,贪腐横行,我应该从何处着手,去帮助陛下呢?

    陛下会听从臣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意见吗?”

    回到宰相府里,李寻一边处理着手边的公事,一边默默地思考着这些严峻的问题。

    越想,李寻心里越着急。

    “宰相大人虽然有些迷信愚忠,但却办事认真尽职,一心为国为民。

    我还是从最近发生的天象变异,天灾人祸等严重事件着手,去向宰相大人,呈上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让宰相大人去决定,如何向陛下进谏!”

    李寻思索良久,终于决定道。

    说干就干,丞相府议曹李寻放下手边的公务,很快动笔向宰相写好了自己对于国事的几条建议。

    李寻知道事情紧急,写好以后,就急急忙忙地拿着自己的建议奏章,急急忙忙地走到宰相翟方进的书案前,去拜见宰相翟方进。

    李寻希望,宰相翟方进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向皇帝反应真实的情况,以便及时地处置这些棘手的难题。

    2

    宰相翟方进,虽然已经年近半百,但却勤于国事,兢兢业业。

    翟方进对近段时间以来,朝廷内外发生的天灾人祸等非常事件,了然于胸,心里也非常忧郁担心。

    宰相翟方进也曾经利用刘骜单独召见三公的机会,多次向皇帝(刘骜)殷切上书,向刘骜提出建议,希望朝廷能够革新政治,改革弊政,解救民生,有所作为。

    无奈,刘骜对宰相翟方进,大司马王莽等三公们的建议,无动于衷,置若罔闻,不做决定。

    宰相翟方进,黄门侍郎大司马王莽等三公大臣,最终也是无计可施,不知道采用怎样的措施,去挽救大汉朝廷的颓势了。

    3

    丞相府议曹李寻,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