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0章 增速百分之六十(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京,朝鲜的战事,以及朝鲜入华的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

    相比起徐州会战那种大决战,朝鲜上的那点战斗,有点小孩子过家家的味道。

    而且,临近过年,大华也有很多事要忙着处理,无暇顾及朝鲜这点事。

    对于大华的官场来说,最近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财政预算了。

    这可是事关上亿元财富的分配,事关明年一年是过好日子还是苦日子的大事。

    各部门,可都死死的盯着了明年的预算。

    根据统计,加上预估,永兴二年大华的财政收入为一亿三千万,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六十。

    其中,税收收入为一亿,增长了百分之七十。

    剩下的三千万,则是在北方没收的土地,以及抄家所得。

    事实上,这一笔钱远远不止才三千万这么一点。

    文臣们的估计起码有一个亿,然后指责军方私吞了七千万,参军方的奏折,都有好几本堆在了吴长庆的案桌前。

    军方自然是不承认,指责文臣污蔑。

    和这件事有关的奏折,吴长庆都选择了留中不发,意思是你们这些人别吵吵了。

    吴长庆从自己的情报系统所掌握的信息来看,这笔钱大概在五千万左右。

    军队私自花了两千万,当然,这些钱都用在了改善军队福利上,比如换军装,买肉食,增加些辅助装备等等。

    倒是没有大规模的军官贪腐现象。

    只是没有大规模而已,肯定会有少数军官在此当中进行了贪污,这都是正常现象,没有才是怪事。

    只要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贪腐情况,那么问题都还不大,可以以后慢慢解决。

    至于军队把钱用来改善军队的生活条件,这个吴长庆选择了默许。

    毕竟,军队在外面打仗也挺幸苦,那些搜刮来的财物,又属于战利品。真要是不允许军队碰一下,军队说不定都有意见。

    收刮的财富,吴长庆不怎么关心,毕竟这是一次性的。随着北方地区收复,以后就没有多少这种好事了。

    像西南那种穷乡僻壤,收复了也收刮不了多少钱。

    吴长庆最关心的还是税收增长情况,这才是大华的根本,财富源泉。

    百分之七十,这个数据他很满意。

    后世百分之七,百分之八的经济增长就属于很快的增长速度了,而现在的大华,经济增长竟然高达百分之七十。

    这都是依赖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华这两年的科技提升,约等于是原时空里五十年的水准。

    所以,这个经济增速实际上还是偏慢了。

    主要是,大华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化那些科技带来的红利,此后这些科技还能继续让大华的经济起飞。

    毕竟,北方一大片地方,如果把那些先进科技都普及下去,将会获利无数。

    要是彻底消化这些科技带来的红利,整个社会财富再翻几番都有戏。

    总之,大华的前景是一片良好,好到后世的各国元首看了绝对会流下羡慕的泪水,也会让当前其他国家的国王羡慕的流泪,喊着大华爸爸教教我。

    这种增速,实在是太快了。

    不但吴长庆满意,大华的官员们也都非常满意。

    一年就多了七成,再过一年,岂不是要翻倍?

    朝廷有钱了,大伙的俸禄,是不是也应该涨一涨呀。

    一亿税收中,工商业和金融业占了八成,比重在继续增加,农业税的总量虽然也增加了少量,但是比重却在下降。

    等北方的农业恢复之后,农业税的总量还会有一个小增幅。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比重肯定还会继续下降。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